
-
专利
-
商标
-
版权
-
商业秘密
-
反不正当竞争
-
植物新品种
-
地理标志
-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
技术合同
-
传统文化
律师动态
更多 >>知产速递
更多 >>审判动态
更多 >>案例聚焦
更多 >>法官视点
更多 >>裁判文书
更多 >>责任
-
申请海关知识产权保护措施损害责任纠纷适用过错责任原则
根据我国《知识产权海关?;ぬ趵返南喙毓娑?,知识产权权利人可以请求海关扣留侵权嫌疑货物。在海关扣留侵权嫌疑货物后,如海关不能认定被扣留的侵权嫌疑货物是否侵犯知识产权权利人的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权利人可向法院申请保全,否则,海关将放行被扣留的侵权嫌疑货物。如法院最终判决不构成侵权,被扣押货物的权利人可以申请海关知识产权?;ご胧┧鸷?em>责任纠纷为案由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知识产权权利人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发布时间:2023.06.25 -
短视频平台版权帮助侵权赔偿责任研究
的一个主要考量因素。在这种新形势下,科学、合理地确定短视频平台的版权帮助侵权责任及赔偿数额,对于平衡著作权人、短视频平台、平台用户等各方利益,促进长、短视频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短视频;版权;帮助侵权;赔偿责任;赔偿数额 随着短视频产业的快速发展,短视频平台用户使用电影、电视剧等长视频的片段制作短视频并上传到短视频平台的现象越来越普遍。短视频平台用户的上述行为,有的可以构成
发布时间:2023.11.10 -
浅谈无效程序中本国优先权成立的判断标准和举证责任分配
即被视为撤回。当作为本国优先权基础的中国申请由于视为撤回而未被公开时,当事人通常无法获得该优先权文本,如何判断本国优先权是否成立以及哪一方当事人负有举证责任是需要探讨的问题。本文将借助于一个无效案件,对无效程序中本国优先权成立的判断标准和举证责任分配提供一种分析思路。 【理念阐述】 专利法第二十九条第二款规定,申请人自发明或实用新型在中国第一次提出专利申请之日起十二个月内,又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就相同主题
发布时间:2023.12.05 -
专利侵权纠纷中适用《电子商务法》“通知-删除”规则的探讨
络交易过程中,商标权、专利权等知识产权受到侵害的情况也日益普遍。为了限制电商网络平台的知识产权侵权责任,《电子商务法》中规定了“通知-删除”规则。 1.关于“通知-删除”规则的法律规定 关于限制网络平台知识产权侵权责任的具体规定,首先主要体现在2006年7月1日起施行的《信息网络传播权?;ぬ趵穂1]中,其确立了“通知-删除-反通知-恢复”规则,该规则在2013年的修订版中得以保留,但其仅适用于
发布时间:2020.08.14 -
北京互联网法院:宋玮与北京虎嗅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网络侵权责任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
宋玮与北京虎嗅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网络侵权责任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 北京互联网法院民事判决书(2019)京0491民初31756号 当事人信息原告:宋玮,女,1985年11月28日出生,汉族,住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委托诉讼代理人:袁昭,北京砥德律师事务所律师。委托诉讼代理人:张翔,北京砥德律师事务所律师。被告:周余,男,1991年1月29日出生,汉族,北京虎嗅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员工,住北京市
发布时间:2021.02.18 -
涉“保温杯”发明专利侵权案
公司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一审判决金华某文体用品公司停止侵害并赔偿损失12万元。金华某文体用品公司不服,提起上诉,主张其销售被诉侵权产品具有合法来源,故其不应承担侵权责任。最高人民法院二审认为,金华某文体用品公司由他人处获取商标授权、选择生产厂家、确定被诉侵权产品式样及技术方案,并且负责全部被诉侵权产品的销售,在被诉侵权产品的制造、销售的整个链条中具有中枢地位并起到组织作用,应当认定为被诉侵权产品的
发布时间:2024.08.12 -
网络用户侵害著作权行为可视为网络平台经营者行为的认定案二审判决书
性和证明力,一审法院不应采信。(二)“葫芦侠3楼”应用是一个游戏交流平台,广州某网络科技公司作为平台经营者,系网络服务提供者,并未实施直接提供侵权软件的行为?!禡useDash》(中文名:《喵斯快跑》)游戏(以下简称涉案游戏)存储于被链接的百度网盘服务器而非广州某网络科技公司服务器上,广州某网络科技公司作为网络服务提供者已采取各种必要措施尽到应尽的注意义务,亦不存在间接侵权行为,不应承担责任。(三
发布时间:2025.01.23 -
专利侵权诉讼中软件技术事实的查明
【裁判要旨】 对于权利要求中限定了计算机软件程序技术特征的专利权,如果专利权利人的举证足以证明被诉侵权技术方案落入专利权?;し段Ь哂薪细呖赡苄裕凰咔秩ㄐ形怂涠园喙厝砑绦虻募际跆卣鞔嬖谡?,但仅...
发布时间:2025.08.25 -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确定著作权侵权损害赔偿责任的指导意见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确定著作权侵权损害赔偿责任的指导意见 京高法发[2005]12号 (2005年1月11日)为切实维护著作权人和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的合法权益,有效制裁侵权行为,规范文化市场秩序,统一执法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结合北京市法院著作权审判工作实际,现就如何确定著作权
发布时间:2011.12.23 -
专利实质审查中关于网络证据审核和认定的探讨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北京中心 淡美俊 周永恒 褚晓慧 在专利实质审查过程中,审查员越来越多地使用网络证据作为现有技术来证明专利申请要求?;さ募际醴桨冈谏昵肴涨耙驯还S捎谕缰ぞ葑陨淼奶氐?, 其公开时间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的认定一直是难点。本文基于具体的案例, 在申请人提交相反证据的情况下, 参照民事诉讼程序、行政诉讼程序和无效宣告程序中关于证明标准、证明责任和证明力大小的相关规定
发布时间:2018.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