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专利
-
商标
-
版权
-
商业秘密
-
反不正当竞争
-
植物新品种
-
地理标志
-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
技术合同
-
传统文化
律师动态
更多 >>知产速递
更多 >>审判动态
更多 >>案例聚焦
更多 >>法官视点
更多 >>裁判文书
更多 >>假冒商标罪
-
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犯罪中网络交易平台的刑事归责
送给了更多的潜在消费者。平台在商标侵权犯罪中扮演了扩散者的角色,因此网络交易平台的民事责任也可能升级为刑事责任。本文从入罪机理和出罪路径两方面着手,探讨新业态下假冒注册商标犯罪中网络交易平台的刑事归责模式。 一、入罪机理:扩散的法益侵害性 商标具有显著性和区别性,核心作用是识别商品的来源[1]。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规定于《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条,位于“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一章中。可见,我国
发布时间:2024.07.05 -
未经授权批量出售知名品牌尾货,是否应承担刑事责任?
的商品罪。 2019年1月至2022年7月期间,被告人老樊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伙同他人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特别严重,其行为已构成假冒注册商标罪。 本案应当对被告人老樊数罪并罚,鉴于被告人老樊在案件审理过程中积极退赔,主动赔偿权利人损失,并与权利人达成调解协议,可以酌情从轻处罚。结合被告人老樊的犯罪情节、悔罪表现等,最终判决被告人老樊犯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假冒
发布时间:2025.08.22 -
滦南县广联达农具有限责任公司因定牌加工出口被控涉嫌假冒注册商标案
http://m.kpxyqs.cn/channels/jdalcc/
发布时间:2017.12.07 -
河北省滦南县GLD农具公司被控假冒“飞鹰”商标辩护撤诉案
河北省滦南县GLD农具公司为菲律宾某公司提供定牌产品加工服务。菲律宾公司在菲律宾持有“飞鹰”商标(下称“涉案商标”),双方也在合作中就涉案商标的知识产权?;そ辛嗽级?。 2014年,乐亭县YN农具厂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声称GLD农具公司生产“飞鹰”产品侵犯了其名下的第5241386号注册商标权,侦查机关受理立案,对此事进行侦查,对GLD农具公司的库存商品予以查封。 GLD农具公司深感到困惑与不解
发布时间:2023.07.12 -
翁某某假冒注册商标案
与否,是区分假冒注册商标罪与非罪的关键,而行为人通过假冒注册商标获得的营业金额,也即“非法经营数额”的计算,对“情节严重”的认定起重要的作用。商标权人的销售代理商违反供货合同约定,擅自外购无标签商品并加贴假冒的注册商标,情节严重的,构成假冒注册商标罪。同时,应以销售代理商交付的商品数量和供货合同约定的该商品价格,计算其非法经营数额。 【基本案情】 2012年10月,北京四季沐歌太阳能技术
发布时间:2017.03.28 -
制售假冒名牌产品 既遭刑罚又担民责
股东杨某林、张某良、钟某万为非法牟利,以首沣公司名义,通过其架设的网站销售假冒LV、Gucci、Tiffany&Co等注册商标商品,涉案金额超过3000万元,相关人员已构成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罪,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该案刑事判决现已生效。 在业内人士看来,该案涉及刑事、民事交叉衔接,该案二审判决认为公司以其名义实施侵权行为,构成直接侵权,个人具体组织实施亦构成直接侵权,阐述了在刑事案件未认定单位犯罪
发布时间:2019.04.19 -
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诉李某标等侵害商标权纠纷案
。 案例评析 司法实践中,须重视司法裁判的价值指引作用,尤其是在医疗食品等领域,对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利益的行为应采取严厉的态度,通过加大损害赔偿力度的方式来展示裁判对社会公众正确行为模式的指引作用。本案中,侵权人采取直接假冒同仁堂公司的本案商标的行为制造销售假药,其行为不仅构成制造销售假药罪,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还侵害同仁堂公司注册商标专用权,危害用药安全以及同仁堂公司作为知名企业的社会
发布时间:2020.02.03 -
贵州警方破获制售假冒注册商标的调味品系列案
近期,贵州省公安厅食药环侦总队牵头侦破“12·13”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调味品系列案,打掉制售假冒调味品团伙2个,抓获犯罪嫌疑人19名,查获涉案各类假冒注册商标的“品牌”调味成品5000余袋、各类涉案原料3吨、涉案金额达700万余元。 据悉,2023年12月8日,接某知名调味品品牌代理公司报案称,其发现贵州省贵阳、毕节地区有销售假冒其委托代理方品牌味精、鸡精调味品,请公安机关进行核查。 为保障品牌
发布时间:2024.02.20 -
低价“港版”片仔癀,假的!
一共卖了近2000粒假“片仔癀”锭剂,销售额高达40多万元,净赚1.5万元。 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小阳明知所售“片仔癀”锭剂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仍进行销售,销售金额共计人民币44.8万余元。 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是指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产品而进行销售,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根据2025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
发布时间:2025.05.27 -
汕尾中院:先刑后民的商标案件中适用惩罚性赔偿!
【基本案情】某公司系“贝某”注册商标权利人。徐某明知是假冒“贝某”的商品,仍向他人购进并租赁房屋用于存放、销售。2024年1月,徐某因犯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被判处刑罚。刑罚执行完毕后,某公司认为生效刑事判决虽认定徐某于2022年4月开始故意销售侵权产品,但其实际销售侵权产品的起始时间是2021年10月,遂起诉请求徐某停止侵权行为及主张一倍惩罚性赔偿。 【裁判结果】法院经审理认为,某公司所
发布时间:2025.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