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专利
-
商标
-
版权
-
商业秘密
-
反不正当竞争
-
植物新品种
-
地理标志
-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
技术合同
-
传统文化
律师动态
更多 >>知产速递
更多 >>审判动态
更多 >>案例聚焦
更多 >>法官视点
更多 >>裁判文书
更多 >>人工智能+
-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侵权法律认定
一、人工智能生成内容侵权的认定 在我国著作权法框架下,认定作品侵权主要遵循“接触+实质性相似”公式。 (一)接触:从直接证据到间接推定 “接触”是指行为人可以通过一定的形式了解感知到原作品,以此作为侵权认定的起点。然而,数字时代网络传播方式的普及,消解着遵循“接触”要件的必要性和有效性。因此,对人工智能生成内容,一般推定满足“接触”要件,该思路也体现在司法实践中。 以“全球AIGC平台侵权第一案
发布时间:2024.07.22 -
英国:版权与人工智能的对峙将在数月内结束
英国政府正计划结束将版权内容用作人工智能(AI)训练数据的不确定性,这对人工智能公司和创意产业利益相关者来说似乎是个好消息。 英国议会负责科学、创新和技术事务的副国务大臣费雷尔.克拉克(Feryal Clark)表示,在人工智能系统培训中使用受版权?;げ牧系某中灾沤诮衲昴甑浊暗玫浇饩???死俗罱凇短┪钍勘ā房萍挤寤嵘戏⒀允鼻康鳎蘼凼峭ü⒎ɑ故钦咝薅?,都有望在未来几个月内得到解决
发布时间:2024.10.22 -
OpenAI、Anthropic与美国政府签署人工智能研究测试合约
中国知识产权律师网从路透社获悉,本周四,美国人工智能安全研究所表示,人工智能初创公司OpenAI和Anthropic已与美国政府签署协议,将对其人工智能模型进行研究、测试和评估。 双方首次达成此类协议之际,两家公司正面临有关人工智能技术安全和道德使用的监管审查。 加州立法者最早将于本周就一项法案进行投票,该法案将广泛规范人工智能在该州的开发和部署方式。 “安全、值得信赖的人工智能对这项技术的
发布时间:2024.08.30 -
人工智能在专利与商标法律实践中的合规应用
PART01 引言 人工智能(AI)模型凭借深度学习技术,在理解、生成、处理和规划等方面展现出巨大优势,能够为各个领域提供智能化的服务与解决方案,是典型的新质生产力。2024年11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法信法律基座大模型”,标志着我国法律行业迈入智能化新时代的重要一步。[1]随着AI技术在法律行业中的广泛应用,专利商标执业人员也越来越多地借助AI工具提升效率并降低成本。然而,AI工具的普及也
发布时间:2024.12.16 -
人工智能与哲学的未来:新前沿??
人工智能(AI)已成为21世纪最具变革性的技术之一,促使包括哲学在内的多个领域进行深刻反思。人工智能与哲学的j交叉引出了关于智能本质、意识及支配人类行为的伦理框架等关键问题。哲学家们长期探讨人类与非人类智能的意义,而人工智能的出现加剧了这些讨论。 随着机器日益能够执行曾被认为需要人类智力的任务,哲学版图正在发生转变,挑战着我们对“思考”“学习”和“创造”的理解。人工智能的哲学影响不仅是理论探讨
发布时间:2025.06.09 -
我国人工智能专利数占全球总量60%
近日,人民日报记者从国家数据局获悉:经过多年持续攻坚,数字领域突破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我国人工智能综合实力实现整体性、系统性跃升,人工智能专利数量占全球总量的60%,人形机器人、智能终端等领域不断取得突破;集成电路加快布局,形成覆盖设计、制造、封装测试、材料和装备的完整产业链。 “十四五”时期,我国数字基础设施实现长足发展。截至今年6月底,5G基站总数达455万个,千兆宽带用户达2.26亿户,算
发布时间:2025.08.18 -
人工智能标准化白皮书(2018版)(附下载)
本白皮书通过梳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和产业演进情况,分析人工智能的技术热点、行业动态和未来趋势,从支撑人工智能产业整体发展的角度出发,研究制定了能够适应和引导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标准体系,进而提出近期急需研制的基础和关键标准项目。 1月18日,召开国家人工智能标准化总体组、专家咨询组成立大会,在会上,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宣布成立国家人工智能标准化总体组、专家咨询组,负责全面统筹规划和协调管理我国人工智能
发布时间:2018.06.28 -
韩国特许厅发表计划构建“下一代智能专利网”
2019年3月14日,韩国特许厅发布计划构建一个“下一代智能专利网”,力求适应人工智能(AI)等最新智能信息技术,以实现2019年起推进的五年信息化综合规划。 过去,韩国特许厅一直在使用主要用于电子申请以及专利检索等的“专利网”系统,但是由于专利审查时需要检索的国内外现有技术文件的数量激增,现有的专利网系统不足以快速、准确地提供审查、审判服务,并且当前的电子申请系统必须在电脑上安装特许厅开发的
发布时间:2019.04.01 -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著作权认定
摘要 人工智能在新闻和视觉艺术领域参与创作活动的现象虽然在如今已成常态,但如何认定由此生成内容的可版权性及其权利归属,在法律上却并未形成统一意见。作为非自然人和法人的人工智能首次成为内容来源后,如果将该内容认定为受著作权法?;さ淖髌罚亟寤鞔持魅ǖ目吞迦隙ū曜己腿ɡ槭粼?,引发权利变动和侵权认定规则的全面混乱。作为激励“理性人”创作和传播的制度工具,著作权法无法脱离从移植自有体物财产权的
发布时间:2017.08.15 -
中国成为全球AI专利布局最多的国家,数量领先于美国和日本
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来临,尤其是以人工智能为技术已经从科幻逐步走入现实。世界各国已经认识到人工智能是未来国家之间竞争的关键赛场。 对于中国而言,人工智能的发展更是一个历史性的战略机遇,对于缓解未来人口老龄化压力、应对可持续发展挑战、以及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至关重要。 那么目前,人工智能在中国的发展条件如何,中国距离成为真正的人工智能强国还有多远?7月13日,《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报告2018》在
发布时间:2018.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