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专利
-
商标
-
版权
-
商业秘密
-
反不正当竞争
-
植物新品种
-
地理标志
-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
技术合同
-
传统文化
律师动态
更多 >>知产速递
更多 >>审判动态
更多 >>案例聚焦
更多 >>法官视点
更多 >>裁判文书
更多 >>不正当竞争
-
扬州市场监管局发布第一批不正当竞争典型案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中极其重要的法律,在稳定市场秩序、促进市场繁荣、规范市场竞争行为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颁布实施15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颁布实施30周年,扬州市市场监管局开展“竞言竞行”主题宣传活动,加强法律宣传倡导,厚植公平竞争文化,进一步推动竞争法的普及和实施。 今年以来
发布时间:2023.07.14 -
网店销售知名品牌高仿服装构成不正当竞争案
一些品牌服装一上市,消费者总能在网购平台找到仿制且价格更低廉的“同款”,几乎已成为服装行业的乱象。近日,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再审审结一起利用某知名品牌服装款式与款号的对应关系吸引流量进行销售的案件,认定该种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 傍知名服装品牌销售获利已成套路 很多服装企业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最新款服装一经发布,各种仿版“同款”就立马出现在各电商平台,除了价格更低,服装的外观与产品款号都和正品
发布时间:2023.07.24 -
两家铝材企业因商标纠纷对簿公堂
铝是日常生活中应用场景非常广泛的金属,比如易拉罐、门窗框架、汽车车架等。多元应用场景意味着居高不下的市场需求,也正因如此,在铝材市场中知识产权纠纷并不罕见。 近日,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下称浙江高院)针对一起涉及“坚美”品牌铝材的商标侵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案作出终审判决,认定江西晶科铝业有限公司(下称晶科铝业)在宣传过程中使用“争中国建筑铝型材首选”的说法进行虚假宣传,并且标注与广东坚美
发布时间:2023.09.18 -
擅用未生效判决进行宣传构成商业诋毁案
2008年受让施必牢公司注册的“施必牢”商标。 2019年,底特公司曾以螺克公司原企业名称上海施必牢机械设备有限公司使用了其受让的“施必牢”商标等,造成相关公众的混淆和误认,涉嫌构成对底特公司的不正当竞争为由,将螺克公司诉至法院。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法院于2020年4月作出(2019)沪0107民初5881号民事判决(下称涉案判决),判令螺克公司立即停止使用含有“施必牢”文字的企业字号,办理企业名称变更手续
发布时间:2023.11.03 -
终止合作后仍用Swisse商标招商加盟 被判赔1000万元
近年来,随着创业风潮日趋盛行,各种品牌加盟店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不过,将品牌授权给加盟店使用的个别商家事实上却不具有该品牌商标的使用权。 日前,广州知识产权法院审理了一起商家利用“Swisse”商标在全国各地开展招商加盟的侵害商标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案,商家被法院惩罚性判赔1000万元。 健合公司、诗微仕公司系“Swisse”商标的被许可人,负责“Swisse”品牌在我国大陆地区的商业宣传
发布时间:2023.09.14 -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中国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年度报告(2022)》
9月20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中英文《中国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年度报告(2022)》,从工作综述、执法成效、法治建设、典型案例、地方工作和大事记六个部分,全面展现了2022年我国反不正当竞争工作成效。 为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自2020年以来,市场监管总局连续3年编写发布《中国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年度报告》。2022年,市场监管总局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推进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三次修订;连续
发布时间:2023.09.21 -
天津市市场监管委公布6起不正当竞争典型案例
近年来,本市市场监管系统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大部署,聚焦民生重点领域,强化反不正当竞争专项执法,保持高压严打态势,查办了一批不正当竞争案件。今年以来,全市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共查办各类不正当竞争案件250件,罚没款1206.66万元。 为进一步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充分发挥典型案例教育警示和社会舆论监督作用,引导经营者自觉守法、公平竞争,市市场监管委选取部分典型案例予以
发布时间:2023.11.08 -
仿冒服装款式、款号的竞争法规制
【裁判要旨】 原告对其设计的服装款式和款号享有合法的竞争性利益,被告不仅大批量仿冒与原告服装款式相同的产品,而且在产品链接及网页中标注相同款号,利用原告服装款式与款号的对应关系吸引用户流量,对产品生命周期较短的时尚流行服饰的原创主体造成了极大损害,且不利于?;は颜叱て诶?,该行为违反诚信原则和商业道德,扰乱市场竞争秩序,应当认定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 【案号】 一审: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人民法院
发布时间:2023.10.24 -
京东、中信等多家企业发布声明公开打假
的企业名称或其简称,应当受到法律保护。只有各方共同努力,才能?;て笠档暮戏ㄈㄒ?,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作为社会公众,要擦亮双眼,认准相关企业的字号、商标及相关资质材料,谨防上当受骗;作为企业,应做好风险防范,加强市场监测,对“李鬼”的不法行为积极展开打假维权;作为市场监管部门,应加强执法力度,让“李鬼”无处遁形。
发布时间:2023.10.31 -
当“Q蒂”遇见“Q点”
不正当竞争纠纷案,认定泓一公司仿冒“Q蒂”商标及包装的行为构成商标侵权及不正当竞争,须停止侵权并赔偿好丽友公司50万元。 包装近似引发纠纷 好丽友公司成立于1995年,是一家知名的休闲食品生产研发企业,占据着一定的市场份额。自2002年9月起,好丽友公司在饼干、蛋糕等品类上注册了多项“Q蒂”文字或图文商标,“Q蒂”牌蛋糕受到许多年轻人的喜爱。 2022年,好丽友公司发现,在多家电商平台及线下商超中售卖
发布时间:2023.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