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专利
-
商标
-
版权
-
商业秘密
-
反不正当竞争
-
植物新品种
-
地理标志
-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
技术合同
-
传统文化
律师动态
更多 >>知产速递
更多 >>审判动态
更多 >>案例聚焦
更多 >>法官视点
更多 >>裁判文书
更多 >>不正当竞争
-
“杨过”化身“杨麒麟”?法院:故意重复侵权!适用惩罚性赔偿
不正当竞争纠纷案。本案由该院院长毛译宇担任审判长并主审。 案情回顾 原告某软件科技公司经授权获得《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笑傲江湖》四部金庸小说以及《武林外传》影视剧(以下合称涉案作品)的游戏改编权。 两被告某网络科技公司、某数字传媒公司自2017年起运营一款武侠题材的网络游戏,该游戏在角色设定、剧情任务、技能体系、NPC互动以及宣传推广中,大量使用了涉案作品元素。虽然游戏并未直接
发布时间:2025.08.21 -
上海某罐头食品厂有限公司诉上海某实业有限公司、四川省某罐头食品有限公司侵害商标权一审判决书
1)与被告某某公司1(以下简称某某公司1)、某某公司2(以下简称某某公司2)侵害商标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适用普通程序独任制,组织双方进行证据交换,并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某某厂1的委托诉讼代理人沈某,被告某某公司1的委托诉讼代理人郭某、被告某某公司2的委托诉讼代理人郭某、李某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告某某厂1向本院提起诉讼,并变更诉讼请求为:1.判令二被告立即停止
发布时间:2025.06.13 -
反不正当竞争法完成修订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6月27日表决通过新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自2025年10月15日起施行。 新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包括总则、不正当竞争行为、对涉嫌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调查、法律责任、附则五章。这部法律规定,国家健全完善反不正当竞争规则制度,加强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司法,维护市场竞争秩序,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附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全文
发布时间:2025.06.27 -
《中国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年度报告(2024)》(中英文版)发布
9月9日,市场监管总局在第十一届中国公平竞争政策国际论坛的“贯彻落实新反不正当竞争法 助力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专题论坛上发布《中国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年度报告(2024)》(中英文版)。2024年,全国共查处各类不正当竞争案件1.42万件、罚没款8.05亿元,其中查处网络不正当竞争案件5165件。 市场监管总局以筑牢法治基础、强化执法办案、促进协同共治、加强商业秘密?;?、倡导竞争文化为重点,持续深化
发布时间:2025.09.11 -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
(1993年9月2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 2017年11月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第一次修订 根据2019年4月23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等八部法律的决定》修正 2025年6月27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第二次修订) 目 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不正当竞争
发布时间:2025.06.30 -
亚马逊诉上海某科技有限公司、李某某一审判决书
发布时间:2025.07.02 -
市场监管总局公布六起通过保健品虚假宣传进行“内卷式”竞争典型案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第一款的规定,依据该法第二十条第一款规定,建邺区市场监管局责令当事人停止违法行为,并综合裁量案件情节,处10万元罚款。 案情评析:当事人利用老年人的情感需求,通过签到打卡方式诱导老年人填报信息、参与“会销”,并通过现场授课、视频讲解等方式,宣传普通食品具有疾病预防、治疗功能,诱骗老年人购买其产品,严重侵害了老年人的合法权益。本案的成功查办,有力震慑了不法商家,并提
发布时间:2025.07.23 -
最高院第28批指导案例161号| 王老吉诉加多宝虚假宣传纠纷案
广州王老吉大健康产业有限公司诉加多宝(中国) 饮料有限公司虚假宣传纠纷案 (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讨论通过 2021年7月23日发布) 裁判要点 人民法院认定广告是否构成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的虚假宣传行为,应结合相关广告语的内容是否有歧义,是否易使相关公众产生误解以及行为人是否有虚假宣传的过错等因素判断。一方当事人基于双方曾经的商标使用许可合同关系以及自身为提升相关商标商誉所做出的贡献等因素,发布
发布时间:2021.07.30 -
移动中国网指责腾讯虚假宣传:二维码功能非腾讯首创
4月6日,移动互联网研究中心副主任、移动中国网CEO万永对外表示,腾讯QQ手机浏览器在二维码功能方面涉嫌虚假宣传,实际上是移联浏览器首创了二维码功能,而非腾讯。 图为移动互联网研究中心副主任、移动中国网CEO万永...
发布时间:2012.04.09 -
小米公司诉“小米e贷”侵权案开庭 被告拒不和解
,据此谋取不正当利益。 小米请求判令:1、被告立即删除其网站和新浪微博中包括但不限于“小米”、“MI”及“XIAOMI”等所有侵犯原告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内容,立即停止所有侵权行为;2、被告在官方网站首页显著位置及新浪微博置顶位置刊登消除不良影响的声明,被告赔偿原告经济损失人民币100万元整。 在庭审中,被告方表示:我方使用的小米e贷商标与原告商标并不相同,且第36类查询到有一第90275号商标是大写
发布时间:2016.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