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专利
-
商标
-
版权
-
商业秘密
-
反不正当竞争
-
植物新品种
-
地理标志
-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
技术合同
-
传统文化
律师动态
更多 >>知产速递
更多 >>审判动态
更多 >>案例聚焦
更多 >>法官视点
更多 >>裁判文书
更多 >>中国
-
徐新明律师被聘为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
发布时间:2016.05.26 -
再审申请人河南草庐公司与被申请人汉华易美公司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案再审判决书
, (一)汉华易美公司依法经著作权人Getty公司授权,有权自2016年8月13日起,在中国境内对包含涉诉图像在内的图片享有展示、销售、许可他人使用之权利,且有权以自己的名义就第三方未经授权使用或涉嫌未经授权使用所有图像行为采取任何形式的法律行为。 (二)涉案四张图片,其中两张图片VCG4188686826和VCG41115559440由摄影师与Getty公司签订供稿协议,由Getty公司作为代理人,以
发布时间:2022.04.24 -
国门筑起知识产权?;ち⑻宸老?
“这里展示了中国知识产权海关保护的发展历程及成果,展出了全国各地海关查获的侵权假冒商品样品1300多件?!鼻嗟汉9厮艋频汉9毓卦敝:扑?,从2016年12月展示中心开馆以来,已组织各类法治宣传活动510多场,接待了国内企业及权利人、学校等社会各界人士,以及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参观者。 海关作为进出境监督管理机关,是国家知识产权?;ぬ逑档闹匾方?。近30年来,从首建制度到赢得世界性赞誉,中国
发布时间:2021.10.22 -
中国商标网关于完善商标网上申请系统用户信息的通知
关于完善商标网上申请系统用户信息的通知 为进一步提高商标审查质量和效率,为公众提供高效便捷的审查服务,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正在对商标网上服务系统进行优化改造。此次改造后,商标网上服务系统的各子系统将逐步...
发布时间:2025.08.08 -
WTO就欧盟投诉中国“禁诉令”问题发布终局裁定
2022年底,欧盟就“禁诉令”相关问题向WTO正式提起诉讼,今年7月21日终局裁决出台。期间经历了专家组调查(报告两度延期)、双方同意采用特殊仲裁程序、专家组暂停工作、报告通过特殊方式公开、双方启动“仲裁上诉”、仲裁庭组建等多个关键环节,最终形成终局裁判。 案件经过: 2022年12月7日,因与中国的相关磋商未能达成共识,欧盟正式请求WTO设立专家组审理该案。经各方同意,审理该案的专家组于
发布时间:2025.07.24 -
2016年全球最具价值品牌100强出炉,15个中国自主品牌榜上有名
前不久,一年一度的“BrandZ全球品牌100强”名单出炉,引发各界广泛关注。在当前名目繁多的各类品牌排行之中,BrandZ是唯一一套基于现有与潜在品牌消费者,从财务数据角度评估品牌价值的系统,因而成为受到各方认可的重要参考排名。值得关注的是,在此次发布的2016年全球最具价值品牌100强榜单中,有15个中国品牌上榜。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10年前发布的该榜单上,“中国移动”是唯一上榜的中国
发布时间:2016.07.01 -
第二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于6月1日开幕
参加开幕式巡游表演的一支民族歌舞队 6月1日,由文化部、四川省人民政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办的第二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在成都拉开大幕。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参与主办的我国第一个国际文化节会,也是汶川特大地震后,我省举办的首个大型文化活动。 本届非遗节以“多彩民族文化,人类精神家园”为主题,设置了开幕式暨“天府大巡游”、非遗公园博览会、国际论坛、闭幕式暨颁奖晚会、配套节会活动。在13天的
发布时间:2009.06.01 -
演员蓝天野状告影视公司索要片酬13万
日前,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受理了原告蓝天野(男,80岁,北京市人民艺术剧院离休演员)诉被告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北京新视艺盛影视策划有限公司、深圳市亚泰时代影视有限公司一案。 原告诉称,2006年6月18日,原告与电视连续剧《朋友的朋友是朋友》摄制组签订劳务合同书,约定摄制组聘请原告参加《朋友的朋友是朋友》的拍摄、制作工作,在该剧中担任饰演郑义的工作;约定原告进入剧组的工作时间为2006年6月18
发布时间:2008.08.26 -
《中国有嘻哈》引纠纷,爱奇艺诉乐视不正当竞争
因认为对方在其运营的微信公众号上发表侵权文章构成不正当竞争,原告北京爱奇艺科技有限公司将被告乐视网信息技术(北京)股份有限公司诉至法院,索赔500万元。日前,海淀法院受理了此案。 原告诉称,原告是中国领先的大型视频网站“爱奇艺”及“爱奇艺”移动客户端的所有者和经营者。2017年,原告投入2亿元的制作和宣传成本,联手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总制片人和江苏卫视《蒙面唱将》总导演制作中国本土第一
发布时间:2017.08.09 -
关于日本、中国的“公知常识”的学习讨论
慣用技術が引用発明として用いられるのか、設計変更等の根拠として用いられるのか、又は当業者の知識(注1)若しくは能力(注2)の認定の基礎として用いられるのかにかかわらない。 】 而这种举证责任,对申请人来说是很有利的,而对于审查员来说,是比较大的负担,因为了证明是“常识”,找到一篇文献往往是不足够的,需要引用多篇文献。 二、 中国关于公知常识的规定 中国的审查指南中对“公知常识”的定义如下: 【下述
发布时间:2016.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