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专利
-
商标
-
版权
-
商业秘密
-
反不正当竞争
-
植物新品种
-
地理标志
-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
技术合同
-
传统文化
律师动态
更多 >>知产速递
更多 >>审判动态
更多 >>案例聚焦
更多 >>法官视点
更多 >>裁判文书
更多 >>技术
-
实用新型创造性审查中对技术启示的判断
(作者:朱朔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 【弁言小序】 在判断实用新型专利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否显而易见时,应当基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知识和能力,对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整体考量,即整体考量现有技术的技术领域、公开的技术手段以及该技术手段在整体技术方案中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理念阐述】 《专利审查指南》中对于实用新型专利创造性的判断标准中规定,对于现有技术的领域,一般着重考虑该实用新型
发布时间:2016.04.13 -
中冶东方冶金熔渣?;?em>技术专利维权获胜
日前,中冶东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包头钢铁设计研究总院的“冶金熔渣粒化技术” 发明专利长达5年有余的维权案宣告结束。中冶东方公司首次进行的知识产权维权获胜。 原来,中冶东方与俄罗斯有关专家合作开发了适应中国国情的冶金熔渣?;?em>技术,并申请了“冶金熔渣?;爸谩保ㄗɡ牛篫L98 1 06855.3)发明专利。该专利技术克服了原有技术存在的爆炸、循环水量大、处理后渣粒含水量大、占地面积大等不足,研发成以
发布时间:2008.03.19 -
专利行政案件中公知常识认定现状分析及建议
作者:卓锐 北京知识产权法院 公知常识是专利授权确权行政案件中的一个常用概念。某项技术在其所属领域基于申请日(或优先权日)前的该领域技术发展水平及该领域技术人员的知识水平,已经被广泛地接受并应用,以至于该技术在该领域已经到达了“公知化”的程度,就应被认定为公知常识。但我国现行的专利法律法规中,没有对公知常识这一概念进行明确的定义。同时,对公知常识的判断主体,即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这一拟制的“人”的
发布时间:2016.11.28 -
专利行政案件中公知常识认定现状分析及建议
作者:卓锐 北京知识产权法院 公知常识是专利授权确权行政案件中的一个常用概念。某项技术在其所属领域基于申请日(或优先权日)前的该领域技术发展水平及该领域技术人员的知识水平,已经被广泛地接受并应用,以至于该技术在该领域已经到达了“公知化”的程度,就应被认定为公知常识。但我国现行的专利法律法规中,没有对公知常识这一概念进行明确的定义。同时,对公知常识的判断主体,即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这一拟制的“人”的
发布时间:2016.11.28 -
2017年全国技术市场交易简报
据全国技术市场统计,截至2017年底,全国共签订技术合同367586项,成交金额为13424.22亿元,同比增长14.71%和17.68%。全国技术市场继续保持中高速增长势头。 按合同类型统计,四类技术合同中技术服务合同仍位居首位,成交额为6826.17亿元,同比增长16.66%;技术开发合同成交额大幅增长,达到4748.54亿元,居第二位,涨幅36.47%;技术转让合同有所下降,成交额
发布时间:2018.02.27 -
浅析涉及计算机程序专利创造性缺陷答复
前言 在互联网/软件企业知识产权工作中,常见的一类工作任务是面对专利局审查员下发的审查意见通知书,而通知书中最常见拒绝授予发明专利权的理由是发明专利申请不符合专利法第二十二条第三款规定的创造性,也就是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发明专利申请不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也称之为第三类审查意见。实践中第一次审查意见通知书为第三类审查意见的占比非常大,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以下几种:(1)涉及计算机程序类
发布时间:2019.03.12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技术调查官参与知识产权案件诉讼活动的若干规定(2019.5.1起施行)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技术调查官参与知识产权案件诉讼活动的若干规定 (2019年1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760次会议通过,自2019年5月1日起施行) 法释〔2019〕2号 为规范技术调查官参与知识产权案件诉讼活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结合审判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一条 人民法院审理
发布时间:2019.05.06 -
浅谈关于专利法第二十六条第三款审查意见的答复
专利法第26条第3款规定:“说明书应当对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作出清楚、完整的说明,以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准”。 针对专利申请是否符合专利法第26条第3款规定的问题,笔者根据实践中所遇案例,总结出答复过程中的以下两种应对方式: (一)争辩得到发明或者实用新型说明书公开不充分结论的理由存在不合理性 审查指南规定审查员如果置疑发明或者实用新型没有达到充分公开的要求,应当有合理的理由。争辩中可以
发布时间:2019.09.09 -
说明书中技术用语特别界定和具体实施方式的区分案民事二审判决书
错误,原审法院对于被诉侵权产品是否落入涉案专利权?;し段У娜隙ù嬖诖砦蟆8莼拦咎峁┑闹ぞ菀约暗蓖パ菔?,被诉侵权产品具备涉案专利权利要求的所有技术特征,落入涉案专利权的?;し段?。3.原审判决在间接侵权方面的认定存在错误。被诉侵权产品的唯一用途就是安装到整机上或安装屏幕后进行使用,没有其他任何用途,属于专用于实施专利的设备、中间物。诚科公司、君海公司、兆科公司均是华欣公司离职员工所设立的公司,峻
发布时间:2023.08.15 -
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2020年技术类知识产权55个典型案例及46条裁判规则
一、专利民事案件审判 1.“禁诉令”性质的行为保全考量因素 【(2019)最高法知民终732、733、734号上诉人康文森无线许可有限公司与被上诉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华为终端有限公司、华为软件技术有限公司确认不侵害专利权及标准必要专利许可纠纷三案】 对于禁止申请执行域外法院裁决的行为保全申请,人民法院应当综合考虑以下因素作出判断:被申请人申请执行域外法院判决对中国诉讼的审理和执行是否会产生实质
发布时间:2021.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