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专利
-
商标
-
版权
-
商业秘密
-
反不正当竞争
-
植物新品种
-
地理标志
-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
技术合同
-
传统文化
律师动态
更多 >>知产速递
更多 >>审判动态
更多 >>案例聚焦
更多 >>法官视点
更多 >>裁判文书
更多 >>技术
-
区块链技术在证据保全中的运用
在互联网时代,电子数据已经被确立为一种独立的证据类型,但是,由于电子证据具有容易被无痕篡改的特点,因此,对其可采性和证明力的质疑声,也是不绝于耳。 区块链技术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以及可信度高等特点,在民商事领域,特别是在知识产权领域被广泛应用,区块链正是通过时间戳保证每个区块依次顺序相连,时间戳使区块链上每一笔数据都具有时间标记,从而解决了电子证据保全中,举证方难以证实其证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发布时间:2019.04.02 -
激光技术领域专利申请态势分析
激光技术是《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中提出的八大前沿技术之一,激光器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军事、通信、医学、计量、科研等诸多领域?;诟鞣矫娴挠τ眯枨?,人们在激光技术领域不断地探索,研发出提高激光性能的多种类型的激光技术。本文通过中国专利文摘数据库(CNABS),对2018年9月20日之前提出申请的激光领域(主分类号为H01S利用受激发射的器件)的中国专利文献量(在
发布时间:2019.02.27 -
浙江福瑞德与天津联力侵害发明专利权纠纷案再审民事判决书
申请人浙江福瑞德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福瑞德公司)因与被申请人天津联力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力公司)侵害发明专利权纠纷一案,不服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2017)京民终734号民事判决,向本院申请再审。本院于2018年9月21日作出(2018)最高法民申2821号民事裁定,提审本案。提审后,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指派刘萍作为技术调查官参与本案诉讼,于2018年11月19日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福瑞德公司的
发布时间:2019.05.13 -
科技自立:全球竞争的“底气”
“从来就没有什么相同的起跑线,也没有轻而易举、理所当然、一蹴而就,我们的一次次‘备胎转正’,换了一项项科技自立……”5月18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新闻中心官方微博@国资小新在微博中这样写道,称其近日想到去年12月26日“中国制造日”时,中国铁建、中国南方电网等央企微博公众号在面对技术“卡脖子”的质疑时纷纷亮出的自主研发的先进技术,各项科技成果让人为之一振。 “这是我国多年来
发布时间:2019.05.29 -
东华大学等3所高校与国家电网入选全球碳纤维产业技术创新十强
提到碳纤维,人们或许会想到波音787和777X上超过50%的机身应用了碳纤维复合材料。实际上,从火箭和导弹上的整流罩、仪器舱、发射筒,到网球拍、高尔夫球杆、自行车、汽车制造等都可能应用碳纤维复合材料。碳纤维已成为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的战略重点。 近日,由中国技术经济学会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主办的“全球碳纤维产业技术创新200强报告发布会暨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ぱ刑只帷痹诰┚傩?。北京八月瓜科技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0.01.19 -
微针专利用途多,医疗美容两不误
近年来,随着微针技术的飞速发展,引起了科研人员的高度关注。微针技术不仅在医疗领域用于透皮给药有独特的优势,还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美容领域。本文结合微针专利技术的发展以及该领域典型专利申请人的研究方向进行综述分析,希望能够为相关微针技术研究人员提供参考依据。 微针技术应运而生 20世纪70年代以前,口服和注射两种给药方式一直被人们认为是最合适的给药途径。然而随着科学和生物医疗技术的发展,人们渐渐意识到
发布时间:2019.08.27 -
北斗:创新耀苍穹,专利促“落地”
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集成了传感、自动化、定位追踪和数据处理等智能化技术。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北斗系统启动研制,从区域到全球,从有源到无源,先后建成北斗一号、北斗二号、北斗三号系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卫星导航系统建设道路。 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冉承其在第十届中国卫星导航年会上介绍,目前,北斗系统在轨卫星共38颗,其中北斗二号卫星18颗、北斗三号卫星20颗,共同为全球用户提供服务。从2017年11月5
发布时间:2019.06.13 -
技术、市场与法律的边界小议
早些时候到上海交大凯原法学院参加了交大知识产权大讲坛一次主题讲座,主讲人为2006年主审精雕软件著作权侵权案的丁法官,该案被最高法评为第十批指导性案例?;嵘隙》ü偬岢隽艘桓龉鄣悖?em>技术的归技术,市场的归市场,法律的归法律。 讲座中提到了一个案例,四川德先科技有限公司与上海索广电子有限公司等不正当竞争纠纷【1】。 该案的被告索尼公司在自家生产销售的数码摄像机、数码相机及配套的锂电池
发布时间:2019.08.22 -
战疫!专利技术赋能复工复产
一手抓“战疫”,一手抓生产,当前我国疫情防控已出现积极向好的信号,严防疫情反弹,有序复工复产成为当务之急。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里,专利技术在抗击疫情和复工复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众多企业与时间赛跑,创新技术,升级新品,驰援防疫一线,为有序复工复产提供技术支撑。其中,无人机、无接触收银、无接触自助机的应用,最大限度地降低感染风险,智能机器人“披挂上岗”承担起消毒杀菌、病情筛查、送药、医废转运等工作
发布时间:2020.02.28 -
传感器:专利来护航,防治守平安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果,复工复产有序开展,科学技术的“硬核力量”无处不在,而承担着数据采集任务的主要功能部件和信息化基础产品——传感器更是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不用直接触碰,红外测温机器人就能感知你的体温;在患者救治过程中,应用了气体质量、流量、压力、湿度、温度和磁敏等传感器的呼吸机,可以监测和控制各项指标,实现对病人进行辅助呼吸治疗的目的;在ICU病房或者隔离区,医护人员通过
发布时间:2020.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