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专利
-
商标
-
版权
-
商业秘密
-
反不正当竞争
-
植物新品种
-
地理标志
-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
技术合同
-
传统文化
律师动态
更多 >>知产速递
更多 >>审判动态
更多 >>案例聚焦
更多 >>法官视点
更多 >>裁判文书
更多 >>AI
-
法官详解江苏首例生成式人工智能侵权纠纷案
随着人工智能飞速发展,输入几个提示词、表达清楚构想,就可以借助AI强大的学习、分析和创作能力,迅速自动生成经过个性化改编的文图新作品。但这种创作模式不免产生新的法律问题——AI生成的作品有版权吗? 前不久,江苏省常熟市人民法院判决一起著作权侵权纠纷案,认定体现创作者智力劳动的人工智能生成作品具有独创性,应予?;?。该案系江苏首例、全国第二例认定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具有著作权的案例。 创意被
发布时间:2025.03.25 -
韩国版权协会拒绝批准AI辅助创作的音乐作品
3月24日,韩国音乐版权协会正式生效实施了一项新歌曲注册程序,要求词曲作者证明他们没有使用人工智能,重申了其人工智能生成的音乐不能获得版权的立场,否则不批准音乐作品的注册。这项新措施要求词曲作者确认他们1...
发布时间:2025.04.02 -
AI时代?知识产权司法迎来新挑战
编者按 知产审判为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注入司法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工作迎来了历史性跨越。 各级法院积极探索知识产权?;ば禄啤⑿掳旆?、新途径,为创新创业保驾护航,为公平正义提档加速。 专门化审判体系建设,探索建立技术调查官制度,采用“云庭审”远程勘验证据实物,以个案标杆性裁判确立AI保护新标准……一系列创新的方式向社会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越来越多的外国企业选择到中国法院解决
发布时间:2025.07.22 -
从“AI出版物”看人工智能翻译的版权属性
近日在京举行的第25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由网易有道公司和电子工业出版社合作出版的《极简区块链》中文版图书引发版权界关注。这本“译者”署名为“网易有道AI翻译”的图书,据称是全球首本由AI机器完成翻译、人工审校的图书,是人工智能技术与出版界的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联手。 《极简区块链》一书的出版,是否标志着人工智能可以就其翻译结果成为版权法意义上的作者?该问题涉及版权法主体和客体等多方面法律关系
发布时间:2018.09.28 -
全国首例AI产品语音指令不正当竞争获赔55万元
最近有两个AI机器人刚打完官司,也是全国首例AI产品语音指令不正当竞争案。 案情回顾: 原告百度公司认为北京子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子乐公司)生产、销售的杜丫丫学习机中突出使用“小杜”指代其产品,并使用“xiaodu xiaodu”语音指令进行唤醒和操作的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度在线公司)诉至法院,要求被告停止涉案行为,并要求子乐公司消除影响,赔偿经济损失
发布时间:2021.01.20 -
环球唱片向人工智能公司Anthropic发起诉讼
Music等等,他们共同指控 AI 开发者未经许可将艺术家的歌曲输入到其 AI 模型数据集中。 为此,上述唱片公司的律师表示:“采取这一行动是为了解决人工智能公司 Anthropic 对其歌词版权的系统性、广泛的侵犯。在构建和运行人工智能模型的过程中,Anthropic 非法复制和传播大量受版权保护的作品,包括出版商拥有或控制的音乐作品的歌词?!?除了要求陪审团审判外,唱片公司还要求 Anthropic
发布时间:2023.10.24 -
AI时代国际出版合作的转型趋势——技术驱动、版权贸易与全球知识共生体系构建
筛选向智能挖掘转变 这一范式变革以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和自然语言处理为核心技术支撑,重构了全球知识传播的底层逻辑。技术驱动的信息捕获革命主要依托深度学习的语义分析系统,能够实时扫描全球200余种语言的出版动态,识别效率较传统方式提升80%以上。例如,爱思唯尔开发的AI内容挖掘平台,能够自动抓取预印本数据库和学术社交媒体中的潜在优质内容。多模态数据处理技术突破了传统文本的限制,实现了对学术图表、公式
发布时间:2025.09.04 -
人工智能对知识产权的挑战与思考
曲“AI北京”。由于它的特殊身份,这首歌曲在一众作品中脱颖而出。“AI北京”作为参赛作品的名称,不仅暗含了“爱北京”的含义,更加说明了微软小冰作为人工智能机器人的特殊之处。据了解,这首歌曲的创作是由技术人员选取北京特色的人文景观做成图片给小冰阅览,并通过小冰提取关键词而进行创作?!罢驹谠贫死?,看美丽城市……”微软小冰后续还将亲自演唱这首歌曲,看来在2018年,它要正式进军歌坛了。 那么,以上这些
发布时间:2018.05.28 -
虚拟偶像带货广告中的法律主体认定
另一种可能? 总结一下,虽然虚拟偶像是带货活动的核心,但其并不具有法律主体身份,不能作为广告法意义上的广告代言人。在文中所述的场景中,各法律主体身份可见下表所示: 由此观之,按照现有技术程度和法律规定,即便虚拟偶像已经迈入“2.5次元”,但在法律上其仍是“没有灵魂”的存在,带货行为也只能向一般的“联名款”看齐。但随着AI技术的发展,不排除虚拟偶像可能独立表达,此时法律是否还会按照技术中立原则一以贯之
发布时间:2020.04.10 -
人工智能手机企业的“乐”与“忧
改变?本文将一一解读。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这一概念,最早产生于1956年,由麦卡锡、香农等10位年轻学者在达特思茅夏季人工智能研究会上首次提出。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人工智能主要是指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拓展人的智能的一种技术,其主要包括神经网络、专家系统、模糊逻辑等多个技术分支。近年来,伴随科技的迅猛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又迎来了新的发展大潮。根据
发布时间:2017.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