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专利
-
商标
-
版权
-
商业秘密
-
反不正当竞争
-
植物新品种
-
地理标志
-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
技术合同
-
传统文化
律师动态
更多 >>知产速递
更多 >>审判动态
更多 >>案例聚焦
更多 >>法官视点
更多 >>裁判文书
更多 >>侵权
-
英特尔 v VLSI案21.8亿美元判决或被撤销
具体金额。法官Timothy Dyk告诉VLSI公司律师Jeffrey Lamken:“在我看来,很明显,你的专家依赖于英特尔公司设备的非侵权产品和功能来计算其损害赔偿。”法官Richard Taranto在英特尔公司律师Bill Lee的辩论中表达了同样的担忧,并表示VLSI公司的专家选择了错误的损害赔偿方式,这几乎是无可争议的。Taranto表示:“这可能不是无害的错误?!?专门小组还对导致
发布时间:2023.10.08 -
格兰仕专利案民事二审判决书
发布时间:2023.10.13 -
“追播”行为的惩罚性赔偿适用问题研究
摘要 近年来,随着作品热播而“追播”的侵权行为不断发生,对其精准化、精细化地适用惩罚性赔偿以规制相关行为,有利于知识产权?;ぬ逑档姆⒄购屯晟啤J视贸头P耘獬?,可从主观故意和客观行为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决定情节严重的不同因素,可以影响惩罚性赔偿倍数的确定。就方法而言,参考借鉴刑法中的认定思路,将侵权行为划分为多个阶段,并阶段性地评价“追播”平台的责任,进而确定倍数,最终定量地适用惩罚性赔偿是一种具有
发布时间:2023.10.19 -
软件开发过程中使用开源软件的潜在侵权风险分析
合同法关于要约和承诺的规定,应为有效。 综上,法院认为开源许可协议具有合同性质,是授权方与用户订立的格式化著作权协议,属于我国合同相关法律法规调整的范围。 4.用户违反开源许可协议的约定使用开源软件及源代码的法律后果 如上所述,开源许可协议在法律上可以看作是开源软件及源代码的著作权授权许可协议,那么超出授权许可协议范围的使用行为便同时构成了违约行为和侵权行为,进而相应产生了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但考虑到用户
发布时间:2023.10.31 -
Apple Watch因侵权或面临进口禁令
集微网消息,近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 (ITC) 周四发布一项命令,可能禁止苹果公司 (AAPL.O) 进口 Apple Watch,因为这些设备侵犯了医疗技术公司 Masimo (MASI.O) 的专利权。但ITC没有具体说明哪些型号的 Apple Watc...
发布时间:2023.10.31 -
新中式建筑引发著作权之争
等选取上,整体呈现出更为简洁大方及线条感的效果,更具现代性,有区别于古代建筑古朴的特点,具有一定的艺术美感及独创性,虽其采用了古建筑的设计元素与造型,但仍属于我国著作权法?;さ慕ㄖ髌贰5源死嘟ㄖ闹魅?em>侵权比对应当采取更加严格的标准。据此,福建高院认定福建懋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下称懋华公司)未侵犯建发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建发公司)的著作权。 起诉热门楼盘抄袭 建发公司和懋华公司均是业内
发布时间:2023.11.02 -
潮州市首例适用惩罚性赔偿商标侵权案宣判
明知是他人注册商标,仍多次生产大量侵权产品,侵害了商标专用权,扰乱了市场秩序,法院对此依法适用惩罚性赔偿规定! 日前,潮安法院审理了一宗侵害商标权纠纷案件,该案在判决被告黄某杰停止侵权行为的同时,对其重复侵权行为依法适用惩罚性赔偿制度,赔偿原告箭牌家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经济损失及维权合理费用50000元。这是全市法院对知识产权案件适用惩罚性赔偿判决的第一案。 案情回顾 2022年8月,原告箭牌
发布时间:2023.11.01 -
三星在美起诉大唐移动
使用大唐移动的4G、5G专利的使用要少的多,为此,三星表示大唐移动违反了FRAND义务和诚信谈判的原则;另外,三星还提到大唐移动在2022年12月于中国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其提起了侵权和费率裁定之诉,除了要求法院设定4G、5G许可费率外,还要求实施禁令。三星认为使用禁令威胁实现反相劫持,也违反了FRAND原则和善意谈判的原则。 除此之外,三星还对大唐移动的专利质量和价值提出了质疑:“考虑到大唐及其
发布时间:2023.11.07 -
涉重复索赔认定实用新型专利侵权纠纷案
一审案号:(2020)苏01民初3517号 二审案号:(2021)最高法知民终2006号 裁判要旨 工程总承包人就分包人实施的专利侵权行为及其结果与专利权人达成调解协议,并根据法院出具的民事调解书实际履行完毕后,其结果及于分包人。所涉专利侵权纠纷已经解决完毕,专利权人再次向分包人主张专利侵权责任,并要求分包人承担赔偿责任的,构成重复索赔,不应获得支持。 案情介绍 上诉人(原审原告):江苏省紫葳
发布时间:2023.11.07 -
“对称式音箱”实用新型专利侵权纠纷案
涉案专利权保护范围,构成侵权,遂提起诉讼,请求:判令达利公司立即停止侵害涉案实用新型专利权,即立即停止制造、销售、许诺销售侵权产品,销毁侵权产品及模具;判令达利公司赔偿升亚公司经济损失及合理费用20万元。 与此同时,反诉原告达利公司认为,与涉案实用新型专利同日申请的发明专利(专利号:CN201310177452.2)在审查过程中,原始权利要求全部被认为不具有新颖性或者创造性而不符合专利授权条件
发布时间:2023.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