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专利
-
商标
-
版权
-
商业秘密
-
反不正当竞争
-
植物新品种
-
地理标志
-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
技术合同
-
传统文化
律师动态
更多 >>知产速递
更多 >>审判动态
更多 >>案例聚焦
更多 >>法官视点
更多 >>裁判文书
更多 >>赔偿
-
从司法实践看商标民事侵权案件损害赔偿之权利人所受实际损失
商标侵权案件中,损害赔偿方式的计算具有重大意义。2019年4月,最新修改的《商标法》大幅提高了惩罚性赔偿的上限,但保留了2013年《商标法》对损害赔偿额计算方式之规定的基本格局。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分析2013年后的商标侵权案件,来探索有关损害赔偿方式的司法实践情况。 商标侵权案件的损害赔偿整体数据分析 笔者调取了CIELA数据库2014-2017年6003个民事一审案件的数据[1](见表1
发布时间:2020.03.17 -
我国商标侵权惩罚性赔偿规则的司法适用
作者 | 丛立先 华东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01 近几年,我国知识产权领域的惩罚性赔偿制度是个热门话题。从国家政策制定层面到执行层面,从立法机构到司法机构再到执法机构,从学术界到实务界,主张建立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呼声很高,甚至有不可阻挡之势,似乎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制度一旦全面系统地建立起来,困扰我们的恶意侵犯知识产权问题将因此迎刃而解。 目前,我国知识产权三大基本法只有
发布时间:2020.04.30 -
“和睦家”商标侵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案
“和睦家”商标侵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案 一审案号:(2016)闽01民初597号 二审案号:(2017)闽民终569号再审案号:(2018)最高法民再428号 裁判要旨 使用他人有一定知名度的注册商标及字号作为自己的企业字号,且在实际经营中突出使用,攀附恶意明显。 广告宣传支出巨大,占营业比重很高,宣传力度强,范围广,影响大,客观上加剧了消费者混淆误认的可能性,加重了对权利人的损害,是确定赔偿
发布时间:2020.06.09 -
美国最高法院审理惩罚性损害赔偿问题
2月23日,美国最高法院合并审理了Halo诉Pulse以及Stryker 诉 Zimmer案,两案都是涉及惩罚性赔偿问题。两个案件的原告都要求法院判决驳回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在判决侵权是否为蓄意时采用的两分测试法。 依据两分法,上诉法院首先评估专利权人是否能以“清晰并有说服力”的证据证明侵权者的行为从客观上而言是不合理的。一旦答案是肯定的,法院就会重新审查侵权者的辩护意见。若法院认为侵权者的辩护
发布时间:2016.02.29 -
许诺销售行为认定及其赔偿责任分析
的侵权形态被确定下来,从而为该形态的侵权赔偿确立了法律依据。通过新增“许诺销售”行为, 《专利法》扩大了专利权的效力范围,增加了权利人制止专利侵权行为的机会,可以在没有发生事实上的销售行为之前寻求法律救济。 目前,我国在知识产权领域的立法层面,仅有专利法涉及许诺销售侵权问题,商标法和著作权法则并未作出明文规定。但在实务界中,也有人提出过商标的许诺销售侵权问题。本文主要以专利法中许诺销售行为作为
发布时间:2020.10.22 -
朱理:专利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司法适用政策
作者| 朱理 法学博士 二级高级法官 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副庭长 前言 无论理论界对惩罚性赔偿存在多大争议,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在我国已经成为法律现实。自《商标法》首次建立惩罚性赔偿制度以来,《种子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亦陆续引入了惩罚性赔偿制度。正在修订之中的专利法和著作权法的修正案草案亦包含了惩罚性赔偿的条款。万众瞩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则在侵权责任篇中专
发布时间:2020.09.29 -
朱理:专利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司法适用政策
作者| 朱理 法学博士 二级高级法官 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副庭长 前言 无论理论界对惩罚性赔偿存在多大争议,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在我国已经成为法律现实。自《商标法》首次建立惩罚性赔偿制度以来,《种子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亦陆续引入了惩罚性赔偿制度。正在修订之中的专利法和著作权法的修正案草案亦包含了惩罚性赔偿的条款。万众瞩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则在侵权责任篇中专
发布时间:2020.09.29 -
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中实际损失的司法认定
问题的提出 我国知识产权相关法律规定:侵害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植物新品种权以及实施不正当竞争行为对权利人的赔偿数额,按照权利人因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确定。实际损失赔偿原则是我国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的首要原则,我国对实际损失的计算公式也作了明确了规定,而美国联邦法典第35篇第284条规定:“法院应根据权利人所主张的事实,判给权利人足够弥补侵权的损害赔偿金,但不得低于侵权者利用该发明所需
发布时间:2021.01.20 -
浙江首例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案件判了!阿迪达斯公司获赔百余万元
近期,浙江省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布了浙江首例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案件,知名品牌“阿迪达斯”二审胜诉,获赔百余万元。 原告方阿迪达斯公司拥有“adidas”系列商标权,且知名度极高。被告阮某强、阮某义于2014年在温州出资注册成立了正邦公司。正邦公司于2015至2017年期间,先后三次被行政部门查获侵犯阿迪达斯公司“adidas”系列商标权的鞋帮产品,并被处以行政处罚,累计侵权产品数量高达17000
发布时间:2021.03.18 -
侵权和解后再次销售相同产品被判令惩罚性赔偿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对上诉人金某某与被上诉人郑东新区白沙镇百佳五金机电劳保建材经营部(以下简称百佳经营部)、原审被告郑州佰发商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佰发公司)侵害发明专利权纠纷一案作出终审判决,认定百佳经营部在与专利权人金某某和解后再次销售相同被诉侵权产品,其主观上存在侵权故意且侵权情节严重,符合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的适用条件,依法改判百佳经营部承担惩罚性赔偿责任,并以双方在先《和解
发布时间:2023.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