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专利
-
商标
-
版权
-
商业秘密
-
反不正当竞争
-
植物新品种
-
地理标志
-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
技术合同
-
传统文化
律师动态
更多 >>知产速递
更多 >>审判动态
更多 >>案例聚焦
更多 >>法官视点
更多 >>裁判文书
更多 >>《专利法》
-
服装设计领域的知识产权?;?/h4>
完成的确切时间,这对设计者是十分不利的。 相对著作权法?;け;ざ?,外观设计?;な且恢窒喽缘那勘;?,专有性程度远远大于著作权,因为它不允许对相同或类似的设计均授予权利。我国《专利法实施细则》将外观设计定义为“关于产品形状、图案或者其结合以及色彩与形状、图案的结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的并适于工业应用的新设计?!庇纱丝杉币豢罘熬哂薪锨康氖涤眯?、新颖性,并适于批量生产时,便可申请外观设计专利予以
发布时间:2016.04.08 -
PCT工作组第11次会议在日内瓦举行
意味着,发展本国知识产权、促进获得药品、实现国家技术发展的重要政策工具实际上被封锁在国外。 对于这些国家来说,与其全面“外包”其专利职能,不如(从长远来看)发展它们的内部专利局队伍、制定符合其发展阶段的知识产权政策并且同时尊重志同道合的国家的专利决定。 既尊重他国的决定又适当开展本国的专利实践有利于国家的长足发展。提高本地授权和驳回专利申请的能力将对专利法判例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而现在这一趋势呈现单一
发布时间:2018.06.27 -
专利法第四次修改的主要内容与价值取向
前言 2020年10月17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以下简称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决定》。本文现就专利法第四次修改的重点内容和主要考虑作如下阐述。 一、专利法第四次修改的立法背景和立法过程 我国专利法制定于1984年,曾分别于1992年、2000年、2008年进行过三次修正。国家知识产权局很早就启动了
发布时间:2021.06.02 -
充分发挥司法?;ぶ恫ǖ闹鞯甲饔?/h4>
行为的司法监督,严格规范知识产权行政执法行为,强化对执法行为的程序审查和执法标准的实体审查,依法纠正执法错误。积极引导行政执法的调查取证、证据审查、侵权判定等向司法标准看齐。 修改完善相关知识产权法律。加强知识产权立法的衔接配套,增强法律的可操作性。明确知识产权在民法典编撰中的定位。以修改专利法、著作权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为契机,参照商标法的规定,增加惩罚性赔偿制度。研究知识产权民事侵权诉讼程序与
发布时间:2016.01.02 -
充分发挥司法保护知识产权的主导作用
行为的司法监督,严格规范知识产权行政执法行为,强化对执法行为的程序审查和执法标准的实体审查,依法纠正执法错误?;夹姓捶ǖ牡鞑槿≈?、证据审查、侵权判定等向司法标准看齐。 修改完善相关知识产权法律。加强知识产权立法的衔接配套,增强法律的可操作性。明确知识产权在民法典编撰中的定位。以修改专利法、著作权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为契机,参照商标法的规定,增加惩罚性赔偿制度。研究知识产权民事侵权诉讼程序与
发布时间:2016.01.02 -
保护知识产权,专利法修订拟提高知识产权侵权赔偿额度
知识产权在中国,正在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不管是在网络平台上卖假货,还是随意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今后都将受到更严厉的打击。在今年的“两高报告”中,也专门拿出篇幅介绍?;ぶ恫ǖ哪谌荨=?,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何志敏在接受红星新闻专访时透露,今后将会加大对于知识产权侵权的执法力度。正在修订中的专利法,也拟提高对于知识产权侵权的赔偿额度。 知识产权纠纷增加说明知识产权?;せ肪掣纳?红星
发布时间:2018.03.15 -
国家知识产权局:6月1日起申请的外观设计专利,?;て谙?5年
因《专利法实施细则》尚在修改过程中,为保障修改后专利法的施行,国知局制定了 《关于施行修改后专利法的相关审查业务处理暂行办法》。5月25日, 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关于施行修改后专利法的相关审查业务处理暂行办法》的公告。公告自2021年6月1日起施行。 关于施行修改后专利法的相关审查业务处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专利申请人自2021年6月1日(含该日,下同)起,可以通过纸件或离线电子申请形式,依照
发布时间:2021.05.28 -
惩罚性赔偿:加强专利?;さ闹贫却葱?/h4>
经过多年的等待和企盼,备受社会关注的专利法第四次修改迎来决定性的时刻:10月1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专利法的决定,新修改的专利法将于2021年6月1日正式施行。此次修改在强化专利权人知识产权?;し矫孀拍亩啵渲幸淮罅恋憔褪切略隽顺头P耘獬ブ贫?。为了帮助社会公众更好地了解该制度,本报邀请专家、法官和服务机构代表,请他们从各自视角对惩罚性赔偿制度进行解读。 对话
发布时间:2020.11.09 -
漫谈“接触加实质性相似”规则在知识产权中的应用
经济损失 1.5 万元。一审判决后,薛某和燕某均提起上诉。二审过程中,在法院主持下,双方达成和解。 上述案例属于典型的“接触加实质性相似”在版权法中的运用。事实上,笔者发现,“接触加实质性相似”的推定思维,在商标法、专利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现,以下逐一展开分析。 “接触加实质性相似”思维对专利法的影响 “接触加实质性相似”推定方法在专利法上主要体现在对于涉及新产品制造方法发明专利
发布时间:2017.08.08 -
浅析公开不充分审查意见的答复思路
我国专利法第二十六条第三款针对说明书公开充分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规定,即说明书应当对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作出清楚、完整的说明,以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准?!?em>专利审查指南》第二部分第二章第2.1.3节对“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等内容进行了进一步明确。 在化学和生物医学领域的专利申请实践中,申请人通常由于时间紧迫或者基于保密考虑,仅提供较少数量的实验数据,或对于说明书中的实施例有所保留
发布时间:2016.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