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专利
-
商标
-
版权
-
商业秘密
-
反不正当竞争
-
植物新品种
-
地理标志
-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
技术合同
-
传统文化
律师动态
更多 >>知产速递
更多 >>审判动态
更多 >>案例聚焦
更多 >>法官视点
更多 >>裁判文书
更多 >>芯片技术
-
打破国外垄断——我国拿下一项“制芯”关键技术
树脂研制成功。专家认为,这种高端材料打破了美日等国垄断,可大大加速我国自主芯片的研制进度。 作为芯片的核心材料,光刻胶及光刻胶用树脂的技术曾长期由国外垄断,中国长期依赖进口。1992年,唐一林开始组建团队,着手酚醛树脂的研发,并尝试进行生产,但由于生产装备落后,不掌握核心技术等原因,他们经历了许多挫折,未能做出好的产品。无奈之下,只能将目光投向海外。1997年,经过严谨甄选,多轮谈判,圣泉最终与英国海沃斯
发布时间:2018.05.09 -
“空调专用微处理器控制芯片”技术开发合同案
【案号】 (2020)最高法知民终394号 【基本案情】 深圳市星某光电科技公司委托泰某微电子(上海)公司使用COMS(互补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技术,设计开发能够量产的空调专用微处理器控制芯片。深圳市星某光电科技公司提起诉讼,请求判决解除涉案委托开发合同,泰某微电子(上海)公司返还开发费用并赔偿经济损失;泰某微电子(上海)公司一审反诉请求深圳市星某光电科技公司支付阶段性合同款及其利息。 一审法院
发布时间:2024.04.07 -
国民技术:凭创新助力中国"芯"
随着互联网对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网络通信技术和网络安全变得愈加重要。国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国民技术)是我国一家主营安全芯片类产品和通信芯片类产品的厂家,其中,安全芯片包括USBKEY安全芯片、安全存储芯片、可信计算芯片和移动支付芯片;通讯芯片包括通讯接口芯片和射频芯片等。USBKEY安全芯片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在2008年高达72.9%,由此可见其在国内该领域的重要地位
发布时间:2014.03.03 -
500亿芯片巨头技术许可合同纠纷新进展
原标题:500亿芯片巨头知识产权纠纷,有了最新结果! 龙芯中科(688047)与上海芯联芯公司之间持续多年的知识产权纠纷案,有了新进展。 6月25日晚,龙芯中科公布了其与上海芯联芯之间有关MIPS(一种指令系统)技术许可合同纠纷的仲裁最新结果。芯联芯提出的7项仲裁主张中有6项被驳回,1项被判定为尚待解决事项。 芯联芯方面也在6月25日晚就该仲裁结果回应称,对于裁决中的认定,期待龙芯中科作为科创板
发布时间:2023.06.26 -
物联网中国芯迅速崛起,安全问题刻不容缓
招聘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尖端领域里的专家。中国市场本身极具活力,竞争激烈,不仅仅存在于大公司之间,而且众多的初创公司正努力打败当前的领军公司?!?可以肯定的是,在物联网领域,中国已经从技术模仿者转变为技术创新者。 如今全球开始积极拥抱万物互联,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评估并加大部署物联网。半导体厂商是推动物联网产业核心力量之一,适用于物联网设备的芯片成为产业发展关键所在,至此国内外芯片公司均纷纷抢滩
发布时间:2018.03.20 -
北斗导航芯片技术秘密案持续发酵
4月26日,从事北斗导航相关芯片设计、销售的和芯星通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下称和芯星通),在和芯星通微信公众号上发布了“法院一审胜诉!知识产权“红线”不容触碰”一文。文中提及,和芯星通起诉钱某以及北京清冕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清冕科技)侵害技术秘密纠纷一案,由北京知识产权法院作出一审判决。一审判令前述被告立即停止侵犯和芯星通技术秘密,并共同连带赔偿和芯星通经济损失。 钱某及清冕科技不服一审判决,已向
发布时间:2023.05.08 -
韩国政府将追踪芯片工程师行程以防技术泄露
韩国将创建一个芯片工程师数据库,以监控他们进出该国的行程,防止关键技术落入外国竞争对手手中。 据《日经亚洲评论》报道,上述措施是加强知识产权?;の迥昙苹囊徊糠?,要求列出在电池、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OLED)、船舶和钢铁等12项在“国家核心技术”方面具有先进知识的人员名单,企业和研究机构将为符合这些标准的人员登记。韩国政府则追踪这些名单上人员的行程。 另外,数据库将不限于韩国国民,受雇
发布时间:2022.02.07 -
半导体芯片专利技术的创造性
弁言一觞 半导体芯片是近期的热议话题,频频登上“热搜”。这个领域技术创新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其中的争议纠纷也引起知产人的关注。借用“逆水行舟”以自勉,笔者用逆向的方式,从半导体芯片的技术效果出发,分析评价专利的创造性。 实证分析 半导体产业常见有三种业界样态: 一、集设计、制造、封装于一体的集成器件制造; 二、为其他芯片制造电路芯片; 三、设计和晶圆(wafer)加工[1],也就是用光
发布时间:2020.07.27 -
尊湃侵犯华为海思芯片技术商业秘密案一审判决生效
近日,记者从最高人民检察院知识产权检察厅获悉,最高检指导上海市检察机关办理的尊湃侵犯华为海思芯片技术商业秘密案已于7月28日判决,14名被告人十日内均未提起上诉,目前一审判决已生效。据悉,该案中,被非法获取的技术信息估值达3.17亿元。 据了解,海思公司系华为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华为公司于2011年启动Wi-Fi芯片研发项目,后由海思公司负责该项目,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进行长期自主研发,取得
发布时间:2025.08.27 -
尊湃剽窃华为芯片技术遭重罚!14名前海思员工获刑
为研发人员跳槽,并指使这些员工在离职前通过摘抄、截屏等手段非法获取华为芯片核心技术。经司法鉴定,尊湃所设计的芯片中有40处关键技术点与华为商业秘密高度重合,同一性超过90%,构成实质性侵权。该行为直接导致华为相关商业秘密灭失,损失按研发成本及预期收益评估。 2023年12月,上海警方在公安部统一部署及江苏警方配合下展开收网行动,抓获涉案人员14名,查扣存储侵权技术的服务器7台。当时通报中未具名的
发布时间:2025.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