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专利
-
商标
-
版权
-
商业秘密
-
反不正当竞争
-
植物新品种
-
地理标志
-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
技术合同
-
传统文化
律师动态
更多 >>知产速递
更多 >>审判动态
更多 >>案例聚焦
更多 >>法官视点
更多 >>裁判文书
更多 >>驰名商标;
-
最高法院公布十个驰名商标认定案例
,具有较高的知名度,符合商标法关于驰名商标的认定条件,“奇正商标”应为驰名商标。谈宏伟在其店铺招牌上突出使用与“奇正商标”中相同的文字、相近似的字体,虽双方当事人不属相同或类似的商品和服务,但谈宏伟的行为足以导致相关公众对商品或服务的来源产生混淆,对驰名商标注册人的利益造成了损害。因此认定谈宏伟构成商标侵权。法院判决,谈宏伟停止将“奇正”二字作为经营字号使用的侵权行为。双方当事人均未提起上诉。 二
发布时间:2007.01.10 -
司法认定驰名商标标准适用初探
随着我国商标法的修改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实施,我国驰名商标的?;つJ接稍吹摹爸鞫;?,批量认定”,转而采取“被动?;?、个案认定”的国际通行惯例,同时赋予人民法院在商标侵权案件中可以根据案件需要进行司法认定,全国各级法院受理了大量的涉及驰名商标认定的商标侵权及不正当竞争案件。截至2006年底,全国各级法院在司法程序中认定的驰名商标达到180余件。但由于由法院认定驰名商标成为人民法院知识产权
发布时间:2007.12.03 -
“闪亮”注册商标被侵权案终审
因为自己拥有的“闪亮”商标和同品牌眼洁滴眼露、眼部护理液系列产品被侵权,江西药都仁和制药有限公司将广州市依时美日用化工有限公司及经销商汪光义告上法庭。今天记者从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获悉,该院已对这起案件作出终审判决,维持了认定“闪亮”注册商标为中国驰名商标的一审判决。 江西宜春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查明,原告江西药都仁和制药有限公司是仁和(集团)发展有限公司旗下的一家子公司,其主打产品为“闪亮
发布时间:2008.04.29 -
司法认驰被滥用 最高法欲出新规阻击
一个并不出名的品牌想在短时间内成为驰名商标,有什么“捷径”可走? 答案是打官司。 案情通常是,个别“权利人”,找一个所谓的“侵权人”假冒或仿效其商标,然后将与自己合谋的“侵权人”告上法庭,诉称被告涉嫌对其商标侵权,要求法院对其商标进行?;ぃ酝纪ü榧偎咚洗锏饺隙ā?em>驰名商标”的目的。 目前,我国认定“驰名商标”有行政和司法两种途径。行政认定往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过程繁琐,需要几年的时间。 而司法
发布时间:2008.02.21 -
驰名商标司法认定中的被动认定原则
【案例要旨】 在审理商标纠纷案件过程中,法院有权对所涉商标是否驰名作出认定,但这并不意味着法院可以随意扩大驰名商标的认定范围,而是应当遵循被动认定的原则。所谓“被动认定”原则,是指只有在当事人提出请求,且根据具体案情需要认定驰名商标时,才可作出认定?;谎灾?,如果依法可以认定被告侵权,原告的权益能够得到?;?,就不必对原告商标是否驰名作出判断和认定。所以,在本案中,法院未对“林内”商标是否构成
发布时间:2010.07.08 -
最高法:重点监督裁判标准不一致的知识产权案件
%。 司法透明度在不断加强 司法?;な侵泄恫ū;さ淖詈笃琳?,也将成为终点闸门。罗东川表示,全国法院审判知识产权案件的透明度正在不断加强。 2006年3月10日,最高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庭和中国法院网联合正式开通了“中国知识产权裁判文书网”,为全国法院公开生效知识产权裁判文书提供了统一平台。 2006年11月12日,最高法院正式建立驰名商标司法认定的备案制度,由各高级法院将一审、二审法律文书连同认定
发布时间:2006.12.21 -
制止商标恶意抢注的司法边界
注册商标虽不多,但是商标注册行为是以制止或者限制竞争对手为目的来申请商标注册的情形。两个竞争对手彼此相互申请对方在实践当中使用的商标或者企业名称,把它作为商标注册,此种情况也应当作为恶意的考量因素。以上是商标恶意抢注中可能会涉及到的三种典型情形。 除了恶意之外还要考虑抢注。和抢注有关系的条款,是《商标法》第13条和第32条后半段。第13条涉及到注册他人未注册的驰名商标,或者在其他类别上注册他人
发布时间:2018.03.07 -
纽巴伦“N牌”商标二审行政判决书
类似商品上的近似商标不再评述。鉴于已适用2014年商标法第三十条对新平衡公司在先商标权利予以?;ぃ什辉偈视?014年商标法第十三条关于驰名商标的规定进行审理。综上,依照2014年商标法第三十条、第三十五条、2001年商标法第三十三条第一款的规定,商标评审委员会裁定:被异议商标不予核准注册。 纽巴伦公司不服被诉裁定,向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原审诉讼中,纽巴伦公司补充提交了以下证据: 1
发布时间:2018.03.30 -
保健品公司取名“微信”二字 被判赔偿腾讯25万
3月29日消息,腾讯起诉安徽微信保健品有限公司,因其在企业名称上使用“微信”二字,并且销售产品也是如此。合肥市中院对此做出判决,要求安徽微信保健品有限公司立即停止对腾讯公司的不正当竞争行为,赔偿腾讯公司经济损失及合理开支25万元。 据报道保健品公司在企业名称上使用“微信”二字,销售产品也是如此。公司声称,企业名称经过工商登记,公司享有使用权。另外,腾讯公司的驰名商标不足于扩大?;さ接胫廖薰亓?/p>
发布时间:2018.03.30 -
《中国商标品牌战略年度发展报告(2017)》
转变、建设商标品牌强国的新目标。 一是转变工作思路。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推动取消著名商标、知名商标行政认定,将驰名商标的内涵回归到法律?;さ谋疽猓ぷ?em>驰名商标认识的误区,着力构建企业自主、市场主导、政府推动、行业促进和社会参与的实施商标品牌战略工作格局。 二是推进商标注册便利化改革。优化商标注册审查审理的流程,拓展商标申请渠道,新建广州、上海、重庆3个审查协作中心,启动运行105个商标
发布时间:2018.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