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专利
-
商标
-
版权
-
商业秘密
-
反不正当竞争
-
植物新品种
-
地理标志
-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
技术合同
-
传统文化
律师动态
更多 >>知产速递
更多 >>审判动态
更多 >>案例聚焦
更多 >>法官视点
更多 >>裁判文书
更多 >>反不正当竞争
-
《全民大富豪》网游商标侵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案
《全民大富豪》网游商标侵权 及不正当竞争纠纷案 一审案号:(2019)苏01民初2672号 裁判要旨 通过伪造游戏著作权登记证书、授权书、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网络游戏出版物号(ISBN)核发单》,盗用他人企业名称等手段,欺骗平台通过审核后发布并运营名称与他人注册商标近似的侵权游戏的行为,侵害了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并构成不正当竞争。 法院判决适用惩罚性赔偿后,将侵权人涉嫌违法犯罪的案件线索移送
发布时间:2021.11.12 -
河北省发布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十大典型案例
12月1日,河北省政府新闻办举办河北省推进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工作新闻发布会,发布了河北省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十大典型案例。 12月1日,河北省政府新闻办举办河北省推进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工作新闻发布会。图为发布会现场。 保定市怡乡园酒类制造有限公司市场混淆案 2021年5月12日,根据群众举报,河北省市场监管局带领保定市市场监管局和徐水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对保定市怡乡园酒类制造
发布时间:2021.12.06 -
新《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下注册商标混淆使用规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下称《反法》)第六条规定了混淆条款,对擅自使用包括商品名称、包装、装潢等在内的商业标识的混淆行为进行规制。但自2013年《商标法》新增第五十八条规定,在企业名称中混淆使用他人商标由《反法》调整之后,2017年和2019年《反法》修订均没有指明调整这一行为的法律规范。实践中,法院处理相关案件时适用的法律依据也多有不同。直至2022年3月20日生效的
发布时间:2024.04.07 -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草案)
发布时间:2024.12.26 -
服装遭遇仿版,如何用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制?
在竞争激烈的服装时尚市场中,服装款式呈现日新月异的趋势。然而,由于服装款式具有易模仿、高附加值、流行周期短的特征,仿版行为层出不穷。目前司法实践中,适用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一般条款?;し翱钍降陌咐⒉辉谏偈⒅鸾コ晌ɡ酥饕奈ㄍ揪?。反不正当竞争法一般条款的灵活性和包容性克服了适用其他法条规制服装仿版行为存在的障碍,为设计者的创新成果提供了有效?;?,对其正当性和适用条件进行探讨存在
发布时间:2025.08.20 -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2025修正前后对照表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6月27日表决通过新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自2025年10月15日起施行,包括总则、不正当竞争行为、对涉嫌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调查、法律责任、附则五章。 下附新旧条文对比,删除内容以红字表示,修改和增加内容以蓝字表示。
发布时间:2025.06.30 -
互联网专条的是与非
交由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虽然笔者试图从《美国谢尔曼法和联邦贸易委员会法》、《德国反不正当竞争法》、《日本不正当竞争防止法》中为其找出比较法上的依据,但以笔者有限的知识似乎尚未发现如此先例。因此,我不能不将第十四条的做法理解为反法修订草案送审稿的一个勇猛创举。创举本无可责难和挑剔之处,不管出于何种情怀,外国有的我国不一定要有,外国没有的我国不一定不能没有,笔者对反法修订草案送审稿的勇气和创举的
发布时间:2016.05.31 -
移动端互联网过滤广告行为之正当性研究
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6次会议上审议的《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草案)》第二条规定:“经营者在市场交易中,应当遵循资源、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遵守公认的商业道德。本法所称不正当竞争行为,是指经营者违反前款规定,以不正当手段从事市场交易,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竞争秩序的行为?!钡谑奶豕娑ǎ骸熬卟坏美眉际跏侄卧诨チ煊虼邮孪铝杏跋煊没а≡瘛⒏扇牌渌哒>男形海ㄒ唬┪淳?,在其
发布时间:2017.06.14 -
反不正当竞争法不能沦为判例法
作者:蒋强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 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3年,素有“经济宪法”之称的《反不正当竞争法》(简称反法)制定通过。当时,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刚刚起步,立法者对竞争形态的预判极其有限,仅仅规定了11种不正当竞争行为。二十多年过去,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竞争形态日新月异。反法规定的11种行为已不多见,实践中出现的多数
发布时间:2016.11.01 -
反不正当竞争法不能沦为判例法
作者:蒋强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 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3年,素有“经济宪法”之称的《反不正当竞争法》(简称反法)制定通过。当时,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刚刚起步,立法者对竞争形态的预判极其有限,仅仅规定了11种不正当竞争行为。二十多年过去,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竞争形态日新月异。反法规定的11种行为已不多见,实践中出现的多数
发布时间:2016.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