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专利
-
商标
-
版权
-
商业秘密
-
反不正当竞争
-
植物新品种
-
地理标志
-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
技术合同
-
传统文化
律师动态
更多 >>知产速递
更多 >>审判动态
更多 >>案例聚焦
更多 >>法官视点
更多 >>裁判文书
更多 >>数据
-
中国知识产权指数排行榜
平均水平,华中、东北、西南、西北地区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七个区域的具体排名依次是:华东、华南、华北、华中、东北、西南以及西北。与去年相比,华南地区超过了华北地区,排名第二位。 各地区发展不均衡 中国知识产权指数报告课题组的姚李英博士告诉记者,《中国知识产权指数排行榜》旨在通过对丰富翔实的“大数据”资料的挖掘研究,为各级政府部门、智库、高等院校以及个人提供观察、了解中国各地区知识产权发展速度和质量的
发布时间:2017.02.08 -
排行、称号必有用,万金散尽换不来?!
根本就无法透过数字呈现出来(对于执迷于大数据的人而言,希望这多少也是个警示,凡事都不能太过)。4目前已有多所大学表明态度,不再参与这种被扭曲的调研。但最终还是要看消费端的广大使用者是否能回过神来,走出这个迷思甚至迷信,告诉自己:唯有自己做好功课、多方咨询专业人员才是正确的道途。 几乎同样的状况也出现在关于律所、律师的调研当中。仅在美国,目前与法律行业相关的各种调查、排名和奖励名目等等就已经超过了1
发布时间:2017.02.27 -
“大数据”时代的专利信息服务格局
2009年前后,“大数据”一词开始受到信息技术行业的关注,“大数据”时代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也是大家常常讨论的话题。越来越多的政府、企业,正逐步意识到隐藏在这数据山脉中的金矿,而专利信息数据分析能力正成为各种机构的核心竞争力。也正是在“大数据”席卷全球、国内对专利信息服务需求不断增长的环境下,国内专利信息服务行业也进入了一个发展期。 需求与商机 中国专利自2008年到达100万件年申请量之后,稳定而
发布时间:2014.01.23 -
Facebook高额悬赏 寻找数据滥用案例
据外媒报道称,当地时间4月10日(本周二),Facebook宣布了一项奖励计划——对于找到Facebook平台上数据滥用案例的用户最高提供4万美元奖励,这是科技行业首次建立这种寻找数据滥用的奖励项目。 据了解,Facebook成立了10个人的赏金审查团队,用于调查“数据赏金猎人”提交的报告(通过表单提交)。该计划规定,数据滥用的案例报告必须覆盖超过10000名用户,同时必须有详细的数据滥用证据
发布时间:2018.04.11 -
打破数据垄断困局,规范平台竞争秩序
垄断。 近年来,美国和欧盟等国家同时开始对Google、Facebook等掌握大数据及其运算分析技术的国际知名平台进行反垄断调查,日本、欧盟、加拿大、澳大利亚等以及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等组织都陆续发布了相关的调查报告。其中,德国经过多年的探究,于2017年3月正式通过反限制竞争法(GWB)第九次修法,并于同年7月生效,在界定市场支配地位时,考虑互联网创新、数据等相关因素,将创新行业的
发布时间:2019.09.02 -
赋权模式下数据权利的?;び胂拗?/h4>
摘要 数字经济时代,赋权模式能够激励数据领域的投资与创新。数据权利的行使与?;?,不仅关涉原始数据来源者的利益,也关涉到原始数据持有者的利益和数据处理者的利益。所以,数据产权制度的构建需要巧妙地权衡数据保护与利用、集中与流通、数量与质量、私益与公益的关系。数据立法的应然路径是,通过法律确认数据的财产属性与保护范围,明晰数据产权与个人信息权益的并存与依附关系,数据持有者基于其在数据采集存储、保障安全
发布时间:2023.03.02 -
“数据知识产权?;ぁ钡湫桶咐?/h4>
案例目录 一、竞争案例丨105万全额支持!盗用他人网站数据信息为自己网站引流的构成不正当竞争 案件名称:北京车质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与北京奥蒂思品牌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赵朋不正当竞争纠纷案 审理法院/案号:北京知识产权法院(2022)京73民终3718号 裁判要旨: 经营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信的原则,遵守法律和商业道德。扰乱市场竞争秩序,损害其他经营者或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发布时间:2023.05.04 -
深圳出台数据条例执法细则:数据交易、算法歧视等在列
市市场监管局关于印发深圳经济特区数据条例行政处罚裁量权实施标准的通知 局属各有关单位: 现将《深圳经济特区数据条例行政处罚裁量权实施标准》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2年1月5日 深圳经济特区数据条例行政处罚裁量权实施标准 一、处罚条款 第九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第六十七条规定交易数据的,由市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或者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按照职责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交易金额不足
发布时间:2022.01.27 -
数字经济时代,如何加强数据保护?
数据源自科学概念而非新兴术语,原指对生化科学实验、农林栽培、勘验调查等过程或结果的记录,当数据置于我们身处的数字经济时代时,被赋予了相应的时代含义。我国无论是在政策抑或法律层面,均围绕数据权属、数据流通和数据安全等议题展开了广泛讨论。笔者认为,就数据?;ざ裕行枥迩逡恍┗⌒晕侍?。 厘清权利边界 目前,在诸多法律文件和实践材料中,不加区分地使用数据与信息,这可能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混乱和困惑
发布时间:2023.08.03 -
加强数据司法?;?审慎进行数据赋权
伴随着数字经济的飞速发展,数据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其无形性、非消耗性、可复制性等特点也对传统产权、流通、分配、治理等制度提出新挑战。数据赋权问题成为数据权益?;?、数据登记和交易、知识产权司法?;さ幕⌒晕侍?。2022年12月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即国家“数据二十条”)为数据赋权提供了顶层设计。 为更好落实“数据二十条”,在2023年全球
发布时间:2023.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