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专利
-
商标
-
版权
-
商业秘密
-
反不正当竞争
-
植物新品种
-
地理标志
-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
技术合同
-
传统文化
律师动态
更多 >>知产速递
更多 >>审判动态
更多 >>案例聚焦
更多 >>法官视点
更多 >>裁判文书
更多 >>商业秘密
-
Samsara指控竞争对手Motive窃取商业机密
中国知识产权律师网从路透社获悉,本周三,物联网公司Samsara与竞争对手Motive Technologies的法律纠纷升级,前者向加州法院提起新的诉讼,指控后者及其首席执行官Shoaib Makani策划了一场与Samsara业务相关的“长达数年的大规模商业秘密盗窃计划”。 根据诉状,Motive涉嫌向Samsara前雇员索取机密信息,以开发与之竞争的行车记录仪和车队管理技术,从而节省
发布时间:2024.11.14 -
苹果和Masimo再次对薄公堂:商业秘密纠纷进入新阶段
科技媒体MacRumors近日发布博文,报道称苹果和Masimo公司再次对薄公堂,将于本周在美国加州的法庭上展开新一轮陪审团审判。 Masimo于2020年首次向苹果公司提起商业秘密诉讼,并于2023年4月展开陪审团审判,Masimo辩称苹果在开发Apple Watch时非法挖走其员工并窃取商业机密。 陪审团当时的审判结果中,法院驳回了Masimo超过一半的窃取商业秘密主张,但由于陪审团无法达成
发布时间:2024.11.26 -
商业秘密司法?;す嬖蜓芯?/h4>
内容提要 商业秘密民事纠纷中,原告主张?;さ男畔⑹欠窆钩?em>商业秘密是案件审理的焦点问题之一,原告所称商业秘密范围的确定及其是否满足秘密性、保密性要件是案件审理的重点。对被诉侵权行为是否成立的评价方面主要有根据证据直接认定和推定两种方式,两种方式均须通过信息比对确定被告获取、披露或使用的信息与涉案商业秘密是否构成相同或实质上相同。被诉侵权行为成立时,须审查被告合法来源抗辩是否成立;确定被告应承担的
发布时间:2024.11.07 -
员工离职后提供原公司客户信息给同业公司侵犯商业秘密案
员工离职后,带着从原任职公司知悉的客户信息等经营类商业秘密,以亲人名义开设与原任职公司业务相同的新公司,开展竞争业务。近日,安徽省芜湖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这起侵害商业秘密纠纷案作出二审判决,维持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决,判令该员工和两家关联公司立即停止侵害原任职公司商业秘密,共同赔偿经济损失。 安徽某科技公司的主要业务是为电商家居类客户提供效果图制作、家居产品设计,公司开发定制了“客户信息
发布时间:2024.11.07 -
Guardant起诉竞争对手Natera侵犯癌症检测商业机密
两名科学家Alan Selewa和Catalin Barbacioru于今年初跳槽至Natera,并在离职前将公司血液检测的秘密文件转移到外部硬盘,随后与Natera共享。 Guardant Health已向法院申请禁令,要求禁止这两名科学家分享其商业机密,并要求Natera支付未具体说明的金额作为赔偿。 有关本案的后续进展,中国知识产权律师网将持续关注。
发布时间:2025.02.24 -
谷歌起诉前工程师泄露Pixel芯片商业机密
中国知识产权律师网从路透社获悉,近日,谷歌在美国德州联邦法院起诉一名前工程师,指控他窃取与谷歌芯片设计相关的商业机密,并在互联网上公开分享。 根据本周二提起的诉讼,哈什特·罗伊(Harshit Roy)在社交媒体帖子中“吹嘘自己对机密的统治”,给竞争对手贴上标签,并对该公司发表威胁性声明,包括“我需要采取不道德的手段来获得我有权得到的东西”和“记住,帝国会衰落,你也会衰落”。 Roy没有回应
发布时间:2024.11.21 -
擅用公司涉密技术做实验侵犯商业秘密获刑
新药发现部副主任擅自将公司商业秘密“小核酸药物高通量筛选QC标准”透露给他人,并私下进行多轮实验,形成实验报告……12月23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检察机关依法?;で劝戏ㄈㄒ娴湫桶咐?,其中就披露了这起侵犯商业秘密案。 某核酸技术有限公司系从事新药研发的侨资企业,公司创始人李某为美籍华人,核心团队有大量外籍科学家,公司在行业内具有较大影响力。“小核酸药物高通量筛选QC标准”(以下简称“QC标准
发布时间:2024.12.26 -
商业秘密保密措施之合理性判断标准
摘 要 保密措施的合理性认定,是我国商业秘密案件的审理难点。对于何为合理的保密措施,理论界也没有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方案。其表层原因在于,秘密性要件、价值性要件等外在因素的干扰,使得保密措施要件徒有独立之名,却无独立之实。究其深层原因,适用者未认识到保密措施要件的规范目的,在于促进商业秘密的有限分享?;诖斯娣赌康?,在义务型获取商业秘密情形中,合理的保密措施表现为义务“范围”和“内容”的限制;在非
发布时间:2024.12.03 -
市场监管总局公布五起侵犯商业秘密典型案例
加强商业秘密?;ぃ怯呕骄赫谐』肪车闹匾挝?。市场监管总局持续加大监管力度,连续多年部署反不正当竞争专项执法行动,加大对科技型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等各类企业商业秘密的?;ちΧ?,严厉打击侵犯商业秘密行为,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2024年以来,全国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共查办不正当竞争案件11036件,其中查办侵犯商业秘密案件120件。现选取五起典型案例予以公布。 一、北京市通州区
发布时间:2024.12.31 -
直播话术也算商业秘密?女主播遭索赔10万元
账号进行直播,被老东家发现。某文化传媒公司以林小美违反竞业限制、泄露“商业秘密”为由,诉至夷陵法院,索赔10万元。 原告代理律师认为,某文化传媒公司投入大量资源培训了被告林小美,且双方签署了劳务合同及保密协议,林小美应当遵守保密协议和竞业限制。 林小美的法律援助律师则主张,双方签署的劳务合同及保密协议,应为无效格式条款,且公司未实际遭受损失,不应当支付赔偿款。且合同明确载明劳务关系,而非劳动关系
发布时间:2025.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