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专利
-
商标
-
版权
-
商业秘密
-
反不正当竞争
-
植物新品种
-
地理标志
-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
技术合同
-
传统文化
律师动态
更多 >>知产速递
更多 >>审判动态
更多 >>案例聚焦
更多 >>法官视点
更多 >>裁判文书
更多 >>诋毁
-
如何认定同业经营者行政投诉行为的正当性?
具有行政投诉权的主体,当然对竞争对手的经营活动享有监督和投诉的权利,但由于身份的敏感性,其投诉行为有可能夹杂商业目的,从而与商业诋毁行为难以区分。本案从商业诋毁行为的立法本意出发,通过考量投诉者的主观意图、行为方式和行为后果等因素,对其投诉行为的正当性进行评判。此外,该案还厘清了市场竞争关系的判断原则,准确界定了虚假宣传行为的范围。 【案情简介】 衍生控股集团(深圳)有限公司(下称衍生集团)的全资
发布时间:2020.09.04 -
长生药业与双升制药商业诋毁案
规划区。 法定代表人:朱瑞升,该公司总经理。 委托诉讼代理人:陈梦洁,贵州中孚律师事务所律师。 委托诉讼代理人:何右,贵州中孚律师事务所律师。 审理经过 上诉人贵州长生药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长生公司”)与被上诉人贵州双升制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双升公司”)商业诋毁纠纷一案,贵州省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2020年12月22日作出(2020)黔01民初1054号民事判决后,长生公司不服,向本院提出
发布时间:2021.06.21 -
打假协会被“打假”?发布不实打假报告应担责
中担任副会长级别的重要职务,形成错综复杂的利益纽带。 法院认为,打假协会应对自身发布的调研报告等文件履行审慎义务。然而其以明显不具备相应资质的检验机构结论为依据,出具不实调研报告。结合相关与原告存在直接竞争关系的经营主体系该协会高级管理人员,存在紧密关联,应认定该打假协会与相关经营主体均存在不正当竞争的主观故意。客观上产生对相关竞争对手商誉的严重不良影响的,与相关经营主体共同构成商业诋毁的
发布时间:2025.05.19 -
广州天河法院发布商业诋毁六大典型案例
在互联网时代,微信、抖音、微博等社交媒体已成为企业自我展示、营销推广的重要阵地,但也成为了一些不法商家攻击竞争对手的“隐形战场”。近三年,广州市天河区人民法院共办理不正当竞争纠纷257件,其中涉及商业诋毁情形的13件,占总比的5%,并呈现逐年递增的态势。从审理情况看,商业诋毁多发生于互联网和电商行业,主要以线上的方式出现,涵盖了评论文章、公司声明、视频广告等种类,并伴随信息技术的进步逐渐呈现
发布时间:2025.07.07 -
测评or推广?法院:商业测评有边界
为吸引流量、抢占市场,某公众号发布带有误导性的测评文章,还借机推广其他同类合作产品。这样的商业测评行为合法吗?被诋毁的企业权益又该如何维护? 案情回顾 某医药公司是某A品牌婴儿润肤乳的生产商和销售商。2021年3月,医药公司发现某科技公司运营的母婴类测评公众号发布了一篇测评文章,称医药公司生产的A品牌婴儿润肤乳检出重金属铬且PH值低于国家标准,并以醒目字体突出显示。医药公司取得检测报告后发
发布时间:2025.08.21 -
企业为维护品牌发布的“严正声明” 是否构成商业诋毁?
市场竞争中企业为维护品牌发布“严正声明”,这种行为是否构成商业诋毁?法院怎样处理? 01 案情简介 B面包是在深圳有一定知名度的面包品牌。2020年,A面包发现B面包在其运营的自媒体平台及部分线下门店宣传单上发布《严正声明》,称:“正牌?山寨?不要傻傻分不清,让你及家人吃好一点。市面其他任何‘甜X面包’‘X甜面包’皆与本公司无关,甚至标志及广告语也一味抄袭,故意制造混淆,误导公众!我们欢迎正常的
发布时间:2025.08.27 -
商业诋毁与正当商业评论的界限及裁判规则
原标题:周末特稿|商业诋毁与正当商业评论的界限及裁判规则 在市场经营活动中,市场经营者经?;峁⒈矶云渌魈宓牟贰⒎窕蛘呱桃祷疃钠缆?,这些评论的发布形式不一,有可能是天猫网页的广告[1],官方媒体或者自媒体的文章[2],电视节目[3],发送的警告函[4],甚至是职工的微信朋友圈[5]。在发表商业评论的时候,经营者需履行谨慎的注意义务,因为不当商业评论很可能面临构成商业诋毁的风险。本文
发布时间:2019.10.21 -
诋毁对手不成“砸了自己的脚” 同业竞争者要谨言慎行
商业竞争不可以没有底线,诋毁对手最终的结果可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近期,上海知识产权法院对于一起网络不正当竞争纠纷作出二审判决,对于“为何高管言论需要所服务公司来承?!?、“为何诋毁邮件和诋毁声明构成商业诋毁”、“商业诋毁的经济损失赔偿标准和依据”等问题作出了详尽的论述。 该案判决书全文长达40页,不仅称得上互联网领域商业诋毁侵权纠纷的经典案例,也再次为创业者规范经营敲响了警钟。 发诋毁
发布时间:2019.06.25 -
王老吉多次投诉同行后被告上法庭,法院:不构成不正当竞争
广州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多次投诉深圳一家公司生产的草本固体饮料擅自使用药品名称命名生产食品,被对方以商业诋毁为由告上法庭。3月23日,记者从广州知识产权法院获悉,该院近日作出二审判决,驳回深圳该公司的上诉,广州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不构成不正当竞争。 日常商业活动中,常常有同行投诉同行的行为发生。那么,同行投诉同行,构成商业诋毁吗,界限在哪儿?本案给出了答案。 草本饮料被多次投诉擅用
发布时间:2020.03.26 -
北京知识产权律师:被他人使用注册商标进行网络诋毁如何维权?
问题咨询: 针对网络上的侵权信息,需要出具一份相对应的律师函,有空回电详谈。 北京知识产权律师解答: 您好! 根据您电话介绍的情况可知:集团公司与旗下子公司相互独立经营,子公司使用母公司的注册商标对外从事...
发布时间:2024.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