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专利
-
商标
-
版权
-
商业秘密
-
反不正当竞争
-
植物新品种
-
地理标志
-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
技术合同
-
传统文化
律师动态
更多 >>知产速递
更多 >>审判动态
更多 >>案例聚焦
更多 >>法官视点
更多 >>裁判文书
更多 >>假冒商品
-
十人生产销售假冒“高档洋酒”获刑
某、夏某某、韩某三人在明知涉案物品是假冒洋酒的情况下,仍向被告人周某某等人购买,并以每瓶加价50至上百元不等的价格予以转卖。经统计,朱某某等人共通过物流公司寄件868件,物流公司共转账至涉案银行账户钱款500余万元。 综上,法院认定该案十名被告人分别构成假冒注册商标罪和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依法判处上述被告人三年四个月至六个月不等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五十万元至三万元不等。该判决现已生效。 鹏法
发布时间:2023.08.22 -
贵州警方破获制售假冒注册商标的调味品系列案
近期,贵州省公安厅食药环侦总队牵头侦破“12·13”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调味品系列案,打掉制售假冒调味品团伙2个,抓获犯罪嫌疑人19名,查获涉案各类假冒注册商标的“品牌”调味成品5000余袋、各类涉案原料3吨、涉案金额达700万余元。 据悉,2023年12月8日,接某知名调味品品牌代理公司报案称,其发现贵州省贵阳、毕节地区有销售假冒其委托代理方品牌味精、鸡精调味品,请公安机关进行核查。 为保障品牌
发布时间:2024.02.20 -
低价“港版”片仔癀,假的!
一共卖了近2000粒假“片仔癀”锭剂,销售额高达40多万元,净赚1.5万元。 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小阳明知所售“片仔癀”锭剂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仍进行销售,销售金额共计人民币44.8万余元。 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是指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产品而进行销售,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根据2025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
发布时间:2025.05.27 -
知识产权产品使用者侵权责任之解析
和实用新型专利权人享有使用专利产品的专有权利,但是,这个权利的主要目的也是在于控制侵权产品的使用,而合法制造的专利产品一经合法售出便导致权利用尽——使用该产品不再受专利权人的控制。 有疑问的是:除了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产品外,如果使用者购买了盗版物或假冒商品而使用,是否会构成侵权?是否使用者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免责呢?比如,在实践中经?;嵊龅秸庋奈侍猓阂桓霰龉莨郝蛄?em>假冒名牌的洁具安装在客房中,该宾馆是否
发布时间:2018.03.29 -
销售巨额假冒星巴克咖啡,五人获刑
2019年12月18日,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人民法院对涉案金额高达1000万余元的特大假冒星巴克VIA咖啡案作出一审判决,以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罪判处邓某城等5名被告人有期徒刑5年到1年9个月缓刑2年不等,并处罚金300万元到10万元不等,禁止2名被判处缓刑的被告人在考验期内从事生产、销售咖啡的经营活动,判处被告单位双善公司罚金320万元,上述被告人及单位违法所得120余万元上缴国库,假冒注册商标商品
发布时间:2020.01.20 -
网红直播中被警察带走!原因竟然是……
据上海市公安局微信平台“警民直通车上?!狈⒉嫉南ⅲ蛱焐衔?,上海市公安局就近期打击的一起上海市首例利用“网红主播直播带货”形式对外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案召开新闻通气会。今天,这则消息登上了新浪微博热搜榜单,引发广泛关注。 网红主播与不法商家联手售假 据上海市公安局披露,8月28日下午,位于浙江杭州的某服装公司直播间内,知名网红主播廖某正在频繁试穿各类女装产品,数以万计的粉丝正在通过网络围观这场
发布时间:2020.10.20 -
销售假冒“优衣库”防晒衣被判刑
万余元。 2023年3月,吴某被抓获归案,并现场查获未销售假冒“优衣库”商品3320件,商品价值39.84万元。案发后,吴某向公安机关退缴全部违法所得。 法院审理 萍乡市安源区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吴某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销售金额在二十五万元以上,销售金额巨大,其行为已构成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被告人吴某归案后如实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实,系坦白,自愿认罪认罚,可以从轻处罚;主动退缴
发布时间:2024.07.30 -
汕尾中院:先刑后民的商标案件中适用惩罚性赔偿!
【基本案情】某公司系“贝某”注册商标权利人。徐某明知是假冒“贝某”的商品,仍向他人购进并租赁房屋用于存放、销售。2024年1月,徐某因犯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被判处刑罚。刑罚执行完毕后,某公司认为生效刑事判决虽认定徐某于2022年4月开始故意销售侵权产品,但其实际销售侵权产品的起始时间是2021年10月,遂起诉请求徐某停止侵权行为及主张一倍惩罚性赔偿。 【裁判结果】法院经审理认为,某公司所
发布时间:2025.05.16 -
滥用知识产权将成反垄断执法新目标
“反不正当竞争与反垄断热点问题”专题论坛上表示。 我国1993年通过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对假冒他人注册商标和仿冒商品、侵犯商业秘密等知识产权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规制。原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一直重视反不正当竞争执法领域的?;ぶ恫ǚ矫娴墓ぷ?,多次部署保护知识产权,查处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专项行动,2017年共查处不正当竞争案件24601件,案值近130亿元,其中查处侵犯知识产权不正当竞争行为5339件,有力
发布时间:2018.05.17 -
制售假冒奢侈品牌腕表团伙被判刑案刑事一审判决书
9、被告10、被告11、被告12、被告13犯假冒注册商标罪,被告14、被告15犯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于2022年3月25日向本院提起公诉。本院受理后,因不可抗拒的原因于2022年4月20日裁定中止审理,2023年2月20日恢复审理;2023年3月经镇江市中级人民法院批准延长审限三个月;2023年7月5日因被告人Z某严重疾病无法出庭,裁定对其犯罪部分中止审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
发布时间:2023.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