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专利
-
商标
-
版权
-
商业秘密
-
反不正当竞争
-
植物新品种
-
地理标志
-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
技术合同
-
传统文化
律师动态
更多 >>知产速递
更多 >>审判动态
更多 >>案例聚焦
更多 >>法官视点
更多 >>裁判文书
更多 >>法律
-
数字藏品平台的刑事法律风险与合规路径探析
一起网络平台诈骗案,涉案平台为河南隆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创立的数字藏品平台“Meta藏宝阁”。这是目前我国第一起官方公开通报的数字藏品平台涉嫌刑事犯罪的案件。在此之前,已有国内知名数字藏品平台或由于风险等原因宣告停止数字藏品发行。 本文认为,在我国当前的法律体系下,相较于数字藏品的法律性质、平台资质、知识产权等问题,涉嫌金融、网络等刑事犯罪是数字藏品平台运营的最大法律风险。随着金融监管的愈加严格以及投资人
发布时间:2023.03.16 -
《电子商务法》第三十五条法律适用的若干探讨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简称《电子商务法》)第三十五条采取了“不合理限制”“不合理条件”“不合理收费”这样的表述,致使该条所规制的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的各种行为在字面上似乎有不正当竞争或者垄断之嫌。同时,对于违反《电子商务法》第三十五条的法律责任,尤其是民事法律责任,本条以及《电子商务法》本身未做出完整、清晰的规定。这些因素合力造成对《电子商务法》第三十五条法律适用的认识不尽一致,比如
发布时间:2021.11.04 -
2024年度十大法律监督案例:博世公司商业秘密?;ぐ?/h4>
博世公司多年研发的新产品刚上市就遭遇“李鬼”,上海检察机关依法办案?;た绻局恫?经上海市长宁区检察院提起公诉,2024年4月,长宁区法院以侵犯商业秘密罪分别判处被告人王某某、郑某某有期徒刑一年八个月...
发布时间:2025.01.20 -
合同中约定知识产权条款的风险提示
1.专利合同中,双方应明确研发成果的归属方式,尤其是委托开发、合作开发合同。遵循“有约定按约定、没约定按法定”原则,当事人在合同中未明确约定知识产权归属的,法律规定知识产权归“受托方”所有。 2.著作权合同中,两人以上合作创作的作品,著作权由合作作者共同享有。自然人为完成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工作任务所创作的作品是职务作品,作者享有署名权。受委托创作的作品,著作权的归属由委托人和受托人通过合同约定
发布时间:2025.06.13 -
知识产权证券化风险及其防范机制
为依托,以知识产权在未来预期产生的现金流为基础资产,虽然未来收益率可能很高,但难以直接转换成现金,这也是我国已有两例知识产权证券化发行中需要通过创设知识产权交易过程中的应收债权作为基础资产的原因。 其次,知识产权证券化涉及将来债权转让的特殊法律问题,将来债权的转让在我国合同法中虽无明确规定,但在资产证券化运行中作为资产池资产已成为债权交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与现实债权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将来债权尚未发生,对
发布时间:2019.01.22 -
习近平主席第二届进博会主旨演讲系列解读①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 曹新明 2019年11月5日,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演讲中,习近平主席特别强调,“中国将营造尊重知识价值的环境,完善知识产权?;?em>法律体系,大力强化相关执法,增强知识产权民事和刑事司法保护力度?!?习近平的重要主旨演讲精神是我国今后一个历史时期“完善知识产权?;?em>法律体系”的重要指导方针,同时也是向全世界庄严宣告
发布时间:2019.11.20 -
未经同意,将他人电子书上传网络,是否有侵权风险?
问题咨询: 徐律师您好! 如果我将一些书籍的用电子版上传到网上,这算侵权吗?那需要担负什么法律责任呢? 北京版权律师回复: 您好! 未经许可,将他人的版权作品上传到网上,将会侵犯著作权人的信息网络传播权,须承担民事侵权责任。如果出于商业性目的实施上述行为,还可能涉嫌犯罪。 中国知识产权律师网
发布时间:2016.02.26 -
人工智能训练数据的法律风险与制度供给
内容提要 大模型驱动的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需要高质量的训练数据供给。由于海量训练数据来源多重,人工智能开发者训练数据与现行法律框架下个人信息权益、作品著作权、企业数据权益等?;ぶ洳逋?,引发法律风险。技术发展离不开制度保障,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呈双螺旋结构在动态适配中互为支撑。从立法论视角看,人工智能训练数据可以采取“宽进严出”的制度设计思路,在人工智能训练数据“输入端”构建数据合理使用制度,在
发布时间:2025.07.10 -
浅析销售假冒“械字号”及注册商标口罩行为的性质与法律适用
的处理上,某些案件可能面临同一个违法行为触犯商标法等多部法律规范且属于同一个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罚职权的法律规范竞合现象。下文中,笔者将对如何选择适用法律解决此类法律规范竞合现象,谈一点粗浅的意见。 违法行为的性质分析 第一,售卖假冒“械字号”口罩的违法问题。根据2003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出台的《关于医用一次性防护服等产品分类问题的通知》规定,医用一次性防护服、医用防护口罩和医用手术口罩被划为第二类
发布时间:2020.03.03 -
我国专利授权后依职权更正法律制度研究
,专利行政部门能不能依职权更正?如何依职权更正?(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文中的“更正”,既包括修改错误的授权后专利文件,也包括撤销错误的授权结论。) 笔者将在本文中通过比较中美两国授权后依职权更正法律制度在适用情形、启动条件、参与各方、流程设置、法律后果等方面的异同,分析我国现有专利授权后依职权更正法律制度的不足,借鉴美国专利授权后依职权更正审查实践,以期为我国完善专利授权后依职权更正法律制度提出
发布时间:20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