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专利
-
商标
-
版权
-
商业秘密
-
反不正当竞争
-
植物新品种
-
地理标志
-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
技术合同
-
传统文化
律师动态
更多 >>知产速递
更多 >>审判动态
更多 >>案例聚焦
更多 >>法官视点
更多 >>裁判文书
更多 >>独创性
-
鹿城区法院:创新适用“双轨制”赔偿,起点中文网维权成功
发布时间:2025.08.08 -
游戏玩法规则的特定呈现方式可以获得著作权?;?/h4>
作者 | 顾正义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 【裁判要旨】 著作权法只保护“表达”不?;ぁ八枷搿保饫锏摹氨泶铩辈⒉唤鲋浮氨泶镄问健?,也包括具有独创性的“表达内容”。网络游戏中,通过具有独创性的界面布局、文字、交互等设计,以及对其他公有领域、有限表达等要素所进行的选择、排列、组合所构成的新的界面布局、文字、交互等设计,实现了对游戏具体玩法规则的特定呈现方式,如果该特定呈现方式已经可以达到区别于其他游戏
发布时间:2020.07.09 -
杰夫微电子芯片引发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纠纷
。在业内专家看来,该案审查决定首次明晰了集成电路布图设计商业利用行为的内涵、独创性审理范围和审理标准等多项关键内容,为业界处理类似问题提供了清晰指引。 布图设计引发争议 杰夫微电子(四川)有限公司(下称杰夫微电子)系名为“GLF71301”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登记号:BS.185008003,下称涉案布图设计)的专有权人。 涉案布图设计对应的芯片是一款超高效率的1.5A级负载开关,大小不足指甲的百分之一
发布时间:2025.08.08 -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著作权法定性
内容提要 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与产业应用给著作权法的适用带来挑战。人们利用人工智能大模型生成文字、图片、视频、音乐等内容,能否将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认定为作品,在理论界与实务界均存在较大争议。依据著作权法的基本规则和制度设计,只有自然人通过智力劳动所创作的独创性表达才能成为作品受著作权法?;?。在用户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情形,用户向人工智能输入提示词、选择参数等属于发布指令的思想范畴,而人工智能根据
发布时间:2025.07.10 -
擅用“小黄人”卡通形象著作权侵权案一审民事判决书
线上食品招商网站,推广并销售被诉侵权产品,经销商遍布全国、销售规模庞大,侵权行为持续时间长,经公证证据显示,被诉侵权产品仅三个月地区销售额就达1500万元,,单品破25万件销量。味能公司在线上及线下大量销售上述印有“小黄人”卡通形象的乳制品。为维护合法权益,故诉至法院,望判如所请。 被告辩称 被告千尺雪公司、景宝江、景树松共同辩称:一、环球影画公司不享有对涉案小黄人动画的著作权,主要是缺乏独创性。二
发布时间:2020.07.29 -
浅析思想表达二分法
。笔者认为:第一,拍摄手法,即拍摄的方法、技巧等,一般属于思想的范围,不受著作权法的?;?;第二,镜头语言,即通过镜头表现出来的事物的开始、发展、高潮、结尾等过程,具体的镜头语言属于表达的范围,镜头语言的范式则属于思想的范围;第三,发型衣服,即视频中人物的装扮,属于表达的范围,但是一些常见的服装,例如西服、T恤等过于普通没有独创性。独创性,即独自创作,并有一定程度的艺术高度;第四,人物以及人物关系,属于
发布时间:2020.08.12 -
淘宝文创店“被抄袭”引发著作权纠纷,法院咋判决?
的著作权侵权案可当对簿公堂时,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 法院审理 钦北区人民法院经审理后认为,文创工作室的书画作品只是进行了形式上的审查登记,并不能由此认定其具有著作权保护范围内的独创性。文创工作室提交的十五幅登记作品,部分作品的设计中无明显特殊元素,在淘宝平台输入“微喷书画作品用纸”,搜索结果显示的纸张设计多数采用类似的设计。因此文创工作室主张的案涉15幅书画作品用纸设计属于书画作品用纸公用领域常用
发布时间:2025.04.15 -
北京首例利用AI制图侵犯著作权案,法院宣判!
复制他人享有著作权的美术作品,为了规避侵权风险,姚某耍了个“小聪明”:要求AI画师对原图仅做细节上的细微修改,如调整局部颜色、线条或背景等,但刻意保留原作品最核心、最具独创性的关键表达元素。姚某和罗某二人错误地认为,只要图片不是100%复制,做了些许改动,就不算侵权,企图以此钻法律的“空子”。 生成这些“高度相似”的图片后,罗某组织其实际控制的某电子商务公司,利用这些经人工智能软件“微调”的图片
发布时间:2025.07.01 -
女包的设计款式如何进行知识产权保护?
问题咨询: 徐律师您好! 像我们日常背的女包的这个设计款式是可以注册的吗?如果这个款式要注册的话应该怎样或者去哪里注册呢? 北京知识产权律师回复: 您好! 如果设计具有足够的独创性,您可以向版权登记部门申请版权登记,您还可以尝试向国家专利局申请外观设计专利。 中国知识产权律师网
发布时间:2016.02.26 -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著作权认定
和传播的制度工具,著作权法无法脱离从移植自有体物财产权的制度体系和主客体不得互换的基本私法原理,因而围绕创作者和投资者构建的制度设计不应也无法因人工智能而被颠覆。作为遵循人工智能软件设计者意志创作的产物,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结果不但仍可由独创性判定标准来认定,权利归属也应借鉴早已存在且运作成熟的法人作品制度安排,将人工智能的所有者视为著作权人。 关 键 词: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 著作权 独创性
发布时间:2017.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