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专利
-
商标
-
版权
-
商业秘密
-
反不正当竞争
-
植物新品种
-
地理标志
-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
技术合同
-
传统文化
律师动态
更多 >>知产速递
更多 >>审判动态
更多 >>案例聚焦
更多 >>法官视点
更多 >>裁判文书
更多 >>一带一路
-
昌邑丝绸:丝路千年 绸语绵绵
“古代,柳疃镇曾是昌邑人踏上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如今,柳疃镇有望成为昌邑人踏上‘一带一路’的跳板?!绷墩蛭挥谒赜小八砍裰纭敝频纳蕉〔厥?,当地人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与“一带一路”,将地理标志?;げ贰安厮砍瘛奔胺俏镏饰幕挪钅俊傲端砍窦家铡贝搅耸澜绺鞯?。 “昌邑丝绸的制作工艺最早始于周朝的‘养蚕织帛,捻线就织’,绸布业起于嘉庆,兴于道光,鼎盛于清末民初?!苯?,记者到中国柳疃丝绸
发布时间:2020.12.17 -
地理标志商标产品成为区域经济的“助推器”
“如今,一半以上的地理标志商标产品不仅成为区域经济支柱产业,对当地就业、居民增收和经济发展的综合贡献率和影响程度超过30%,而且在相关地区有力助推了‘一带一路’建设?!惫倚姓г赫醚芯恐行闹魅瓮踅∪涨敖邮鼙颈钦卟煞檬北硎?。 区域经济的“助推器” 按照传统技艺,精心挑选千余种优质材料,采用特殊工艺手法,沿用传统的技艺制作而成的扬州漆器,作为地理标志集体商标产品,曾多次在国内外荣获大奖
发布时间:2018.01.22 -
我国碳纤维复合材料专利在“一带一路”沿线仍有发展空间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全球形势变化和我国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在实施“一带一路”发展战略过程中,伴随着中国企业海外布局、对外合作与对外投资步伐的加快,市场竞争加剧,企业“走出去”过程中遭遇的专利国际纠纷日益增多。笔者对中、美、日三国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相关专利申请人在“一带一路”沿线新兴市场国家的专利申请情况进行了系统梳理,数据截至
发布时间:2016.09.01 -
"一带一路"大数据报告
《“一带一路”大数据报告(2016)》新书发布会10月28日在京举行。这是中国首部利用大数据技术全面评估“一带一路”建设进展与成效的综合性年度报告,也是全球首次发布指数对“一带一路”国别合作度和“一带一路”省市参与度进行综合评价。据介绍,该报告汇聚来自国际国内主要统计机构及新闻网站、社交媒体、论坛等互联网渠道的各类数据多达3000亿条,涉及原始数据量超过5PB,覆盖“一带一路”沿线60多个
发布时间:2016.11.01 -
创新铺就奇迹,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
中华白海豚声学驱赶?;し椒ā被穹⒚髯ɡ谌?。 “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形成了一系列建造标准?!彼杖票硎荆壳?,团队正对建设过程中取得的创新成果进行系统总结,形成专用标准体系,进行全面推广,在行业内共享研究成果。随着我国桥梁工程“走出去”步伐的加快,港珠澳大桥的创新成果将不仅有利于我国在同外方合作时争取工程主动权,更能将相关产业链带出国门,为我国交通行业“走出去”和“一带一路”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附
发布时间:2018.10.29 -
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专利授权量质齐升
记者近日从国家知识产权局获悉,2018年中国公民或注册地在中国的企业或其他单位(下称中国申请人)在“一带一路”沿线19个国家提交了专利申请,专利授权公告量为3299件,总体专利授权率达54.3%,同比提高近10个百分点;授权专利的平均权利要求项数为15.4,同族数量平均超过13个,均保持在较高水平,实现专利授权量质齐升。 自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国家知识产权局积极
发布时间:2019.04.28 -
2025年“一带一路”知识产权?;ぱ刑只峋傩?/h4>
近日,2025年第四届“一带一路”知识产权?;ぱ刑只峋傩?。本次研讨会是第十一届中国(上海)国际技术进出口交易会系列活动之一,由上海市知识产权局、上海市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及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指导,上海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等联合主办。 会上,上海市知识产权局、上海市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与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共同为“海外知识产权?;と瞬排嘌祷亍苯遗疲浇诤M庵恫ū;と瞬呕亟ㄉ璺矫婵股疃群献鳎?/p>
发布时间:2025.06.25 -
2017年我国提交PCT国际专利申请超百件的企业达44家
2017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共受理通过《专利合作条约》(PCT)途径提交的国际专利申请5.1万件。其中,提交PCT国际专利申请100件以上的国内企业达到44家。2017年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不含中国)专利申请公开量为5608件,同比增长16%。 “当前,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借助政策利好和知识产权优势,在‘走出去’中大显身手?!敝泄缁峥蒲г悍ㄑа芯克芯吭崩钏车卤硎荆孀胖泄恫ù丛毂;?/p>
发布时间:2018.03.02 -
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方案
、部门与行业协同、军用与民用融合、国际与国内联通,整合各方资源,实现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技术转移工作的衔接配套。 (三)建设目标。 到2020年,适应新形势的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基本建成,互联互通的技术市场初步形成,市场化的技术转移机构、专业化的技术转移人才队伍发展壮大,技术、资本、人才等创新要素有机融合,技术转移渠道更加畅通,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等的国际技术转移广泛开展,有利于科技成果资本化
发布时间:2017.09.29 -
各方高度评价“一带一路”知识产权国际合作
2000多年前,筚路蓝缕的丝路人跬步千里,扬帆擎浪,用智慧、勇气和汗水架起东西方合作的桥梁。植根历史,开辟未来。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倡议应运而生。5年来,“一带一路”深刻影响世界,取得了多方面重要成就。其中,在知识产权国际合作领域也不断取得积极进展。 时光追溯到2016年7月21日,“一带一路”知识产权高级别会议在北京开幕
发布时间:2018.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