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专利
-
商标
-
版权
-
商业秘密
-
反不正当竞争
-
植物新品种
-
地理标志
-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
技术合同
-
传统文化
律师动态
更多 >>知产速递
更多 >>审判动态
更多 >>案例聚焦
更多 >>法官视点
更多 >>裁判文书
更多 >>信息网络传播
-
“广播电视回放”的版权问题研究——兼评《著作权法修正案(草案二次审议稿)》第47条第1款第3项
信息网络传播行为还是广播行为?提供“广播电视回放”,需要得到哪些版权主体的许可?需不需要得到节目内容版权方就“信息网络传播权”或“广播权”做出许可?这些问题目前在理论界尚无定论,在实务界亦未达成共识,司法判例中的认定更是大相径庭。能否回答好“广播电视回放”提出的这些新问题,能否准确地给它做出定性,将决定“广播电视回放”能否合法化地存在。本文尝试超越纯粹的法理之争,转而从我国广电行业的实践出发,为
发布时间:2020.08.24 -
UP主用户的这个行为,让B站被罚了20万……
哔哩哔哩(下称B站)是一家深受年轻人喜爱的视频网站。在这里,用户可以上传视频分享内容,但这些行为也存在版权侵权风险。因认为B站的UP主上传《生肉星之岛喵喵》(下称涉案作品)动漫剧集,北京星维国际文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下称北京星维公司)以侵犯信息网络传播权为由,将B站的运营方上??碛槭肟萍加邢薰荆ㄏ鲁粕虾?碛楣荆┧咧练ㄔ?。近日,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对该案作出终审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根据原判
发布时间:2021.01.20 -
团建短视频配乐侵权案
频,使用了涉案歌曲原声,侵害了著作权人、录音录像制作者、表演者的复制权、信息网络传播权。 2022年7月8日,文化公司一纸诉状将银行起诉至鹿城区法院,要求其删除涉案短视频,并赔偿经济损失5万元。 案件审理过程中,银行将涉案短视频删除,其辩称,视频内容为银行内部运动会影像记录,不存在任何与主营业务相关的宣传,没有盈利目的,主观上没有侵权的故意。另外,银行方认为,视频播放量小,未大面积传播,且点赞量才21个
发布时间:2023.04.17 -
小说搜索转码阅读服务的侵权责任认定案二审判决书
)京73民终1275号 案由: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 当事人 上诉人(一审被告):北京搜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被上诉人(一审原告):广州阿里巴巴文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被上诉人(一审原告):广州阿里巴巴文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一审裁判结果:一、搜狗公司于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赔偿阿里巴巴北京分公司经济损失15000元;二、驳回阿里巴巴北京分公司、阿里巴巴公司其他诉讼请求。 二审裁判结果
发布时间:2023.06.21 -
喜马拉雅诉优酷等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上诉案
一、基本案情 上诉人(原审被告):上海喜马拉雅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喜马拉雅公司) 被上诉人(原审原告):优酷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优酷公司) 原审被告:喜大(上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喜大公司) 原审原告优酷公司经独家授权享有涉案节目《圆桌派第三季》《圆桌派第四季》的信息网络传播权,并同时享有相关维权权利。 原审被告喜马拉雅公司系涉案“喜马拉雅”软件平台的运营者。 原审被告喜
发布时间:2023.11.10 -
侵权人4.98元"甩卖"699元的英语网课被法院判赔2万元
店铺,出售上述相关课程的网盘链接,消费者购买后可根据网盘链接下载查看视频课程,视频课程的内容与原告韩某创作完成的作品内容一致,该行为侵犯了原告对涉案作品享有的复制权、发行权和信息网络传播权,被告杨某应当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 韩某要求判令被告立即停止侵犯原告其著作权(复制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即停止某网购平台销售、传播原告教学音视频,下架相关产品和链接的诉讼请求,法院依法予以支持。 关于赔偿
发布时间:2024.01.02 -
上海玄霆娱乐与杭州阿里科技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案
上海知识产权法院 民事判决书 (2021)沪73民终451号 当事人 上诉人(原审被告):杭州阿里科技有限公司。 被上诉人(原审原告):上海玄霆娱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审理经过 上诉人杭州阿里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阿里公司)因与被上诉人上海玄霆娱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玄霆公司)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一案,不服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2019)沪0115民初72877号民事判决,向本院
发布时间:2021.12.14 -
新梨视公司与字节跳动公司信息网络传播权侵权纠纷上诉案
的信息网络传播权,未及时采取合理的必要措施,导致侵权行为再次发生,主观上具有过错,客观上帮助了网络用户“葡萄没有架”实施侵权行为,构成帮助侵权,应当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因此,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典型意义 本案较一般起诉网络服务提供者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侵权案件的不同之处在于:权利人并未针对涉案侵权视频向传播了侵权视频的网络服务提供者发出要求删除侵权视频链接的通知,而是基于同一网络用户存在多次侵权行为
发布时间:2021.08.04 -
短视频时代应提高侵犯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入罪门槛
在UGC等内容生产方式不断兴起的当下,十年前增加的信网权入罪的法定要件,必须提高其适用的门槛。只有如此,才能符合如今人工智能用户生成内容时代的行业发展和市场要求,从而在法律政策方面鼓励上述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近日,某法院判决认为,被告人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将某款游戏的角色皮肤剪辑形成“爆料短视频”并发布,构成侵犯著作权罪。这一在短视频领域适用信息网络传播权(以下简称“信网权”)入罪的案件【1
发布时间:2024.11.20 -
全国首例利用“AI智能搜索”提供盗版影视作品链接案
【基本案情】 北京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某信息技术公司)是某影视剧的信息网络传播权所有人。北京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某科技公司)是一款AI搜索引擎的开发、运营主体。某信息技术公司调查发现,在该AI搜索引擎输入“我要看某影视剧”等提示词后,该AI搜索引擎从海量搜索结果中精心筛选并优先展示六条链接,其中多数直接指向盗版资源网站。某信息技术公司以某科技公司侵害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案为由,诉至
发布时间:2025.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