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专利
-
商标
-
版权
-
商业秘密
-
反不正当竞争
-
植物新品种
-
地理标志
-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
技术合同
-
传统文化
律师动态
更多 >>知产速递
更多 >>审判动态
更多 >>案例聚焦
更多 >>法官视点
更多 >>裁判文书
更多 >>?著作权
-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制定关于视频分享著作权纠纷案件的审理指南
2010年,为了进一步规范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的审理标准,提高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的审判质量,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制定了《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一)(试行)》(简称《指导意见(一)》)?!吨傅家饧ㄒ唬范杂诠娣锻?em>著作权纠纷案件的审理标准、提高审判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 由于网络技术发展较快,在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中占有较大比例的视频分享著作权纠纷案件的审判出现了
发布时间:2013.01.15 -
北京知产法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著作权执法检查组汇报著作权法实施情况
6月12日、1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吉炳轩率执法检查组,对北京市贯彻实施著作权法情况进行执法检查,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党组副书记、院长宿迟就著作权法的实施情况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吉炳轩及同行执法检查组做出汇报。 2015年,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受理著作权纠纷案件1471件,审结1251件,结案率为85.0%;2016年受理著作权纠纷案件2315件,同比上升57.3%,审结2090件,同比
发布时间:2017.06.19 -
如何判定著作权侵权替代责任中的直接获利
当前,不少国家和地区将替代责任作为认定第三人承担著作权侵权责任的一种理论。本文作者通过分析比较美国相关判例,认为我国相关规定在认定网络服务提供者在著作权案件中应承担的责任时,吸收了替代责任原则,是一种进步。不过,本文作者也认为,我国相关法律对判定第三人是否直接获利,进而构成替代责任没有细化。因此,提出相关建议,以飨读者。 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侵犯信息网络传播权民事纠纷
发布时间:2014.08.11 -
网络传播越来越快 著作权侵权如何判定
有必要对现行著作权法等法律法规进行补充和修改以及制定相应的著作权侵权判定规则,使网络著作权能够得到充分?;?。 乐视起诉小米盗播、快播被罚2.6亿元、今日头条被国家版权局立案调查……最近一段时间,关于版权的诉讼和纠纷引起公众广泛关注。事实上,随着新技术、新模式的不断涌现,著作权纠纷呈迅速上升趋势,包括著作权在内的知识产权诉讼数量居高不下。 伴随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在充分利用浩如烟海的信息资源的同时
发布时间:2014.07.16 -
著作权公共许可的功能转型与立法应对
,减少违反公共许可协议的投机行为,另一方面移植管理组织制度,减少公共许可的社会成本。 关键词:著作权许可,公共许可,开源软件,知识共享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作品在技术上的传播成本大幅降低,但由于著作权保护范围不断扩张,著作权类型和数量日趋繁复,无论是单纯的传播行为,还是作品的演绎和修改,都因繁琐的权利许可程序而被割裂,导致作品在制度上的传播成本反而不断提高,公众接触作品的障碍由技术
发布时间:2015.05.04 -
著作权法上作品属性之研究
作者权体系和版权体系两种截然不同的著作权?;つJ蕉宰髌肥粜岳斫獾木薮蟛钜?,使作者权体系国家首先将作品视为作者人格的延伸和精神的体现,而财产权体系国家则将作品首先视为一种财产。我国著作权法通说将作者的权利分为著作人格权和著作财产权,但是在互联网环境和知识经济社会环境下,著作人格权和著作财产权的区分却显得捉襟见肘,将著作人格权与著作权分割的呼声也越来越大??ǘ嘧羧衔承┓筛拍钕钟兄问酵耆?/p>
发布时间:2013.02.05 -
玉器专家遗稿被发表 继承人一审维权胜诉
中国法院网讯 (刘虹蕴) 近日,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依法受理了原告潘某、孙甲、孙乙诉被告刘某、吉林文史出版社、文物出版社读者服务部著作权权属、侵权纠纷一案。 原告潘某、孙甲、孙乙诉称:孙守道是享誉国内外的著名考古学家,是红山文化古玉C形龙的发现者,历任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名誉所长、研究员、中国文物学会玉器研究会理事等,1992年被评为国务院享受特殊津贴专家,于2004年7月因病去世。三原告分别是
发布时间:2013.01.28 -
著作权法上作品属性之研究
作者权体系和版权体系两种截然不同的著作权保护模式对作品属性理解的巨大差异,使作者权体系国家首先将作品视为作者人格的延伸和精神的体现,而财产权体系国家则将作品首先视为一种财产。我国著作权法通说将作者的权利分为著作人格权和著作财产权,但是在互联网环境和知识经济社会环境下,著作人格权和著作财产权的区分却显得捉襟见肘,将著作人格权与著作权分割的呼声也越来越大。卡多佐认为某些法律概念现有之形式完全
发布时间:2013.02.05 -
侵犯著作权犯罪二三事
实践中,侵犯著作权犯罪案件数量不多,可能属于侵犯知识产权犯罪中较为“冷门”的犯罪类型。以中国裁判文书网检索情况为例,在其余条件均不限的情况下,以“侵犯著作权”作为案由,检出结果为1994条,以“销售侵权复制品”为案由,检出结果35条,两者合计2029条,而以两者的上位罪名、即“侵犯知识产权”作为案由,检出结果为21410条;据此可得,侵犯著作权犯罪在整个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中占比仅为9.48
发布时间:2020.01.14 -
对新增“著作权滥用”条款的几点思考
引 言 今年4×26国际知识产权日期间,广受关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修正案草案)》对外公布,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立刻引发了新一轮热烈讨论。“修正案草案”在现行《著作权法》第四条中增加一句:“著作权人和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行使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不得滥用权利影响作品的正常传播”,并新增第五十条:“滥用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扰乱传播秩序的,由著作权主管部门责令改正,予以警告
发布时间:2020.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