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专利
-
商标
-
版权
-
商业秘密
-
反不正当竞争
-
植物新品种
-
地理标志
-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
技术合同
-
传统文化
律师动态
更多 >>知产速递
更多 >>审判动态
更多 >>案例聚焦
更多 >>法官视点
更多 >>裁判文书
更多 >>假冒商标
-
网红直播中被警察带走!原因竟然是……
据上海市公安局微信平台“警民直通车上?!狈⒉嫉南?,昨天上午,上海市公安局就近期打击的一起上海市首例利用“网红主播直播带货”形式对外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案召开新闻通气会。今天,这则消息登上了新浪微博热搜榜单,引发广泛关注。 网红主播与不法商家联手售假 据上海市公安局披露,8月28日下午,位于浙江杭州的某服装公司直播间内,知名网红主播廖某正在频繁试穿各类女装产品,数以万计的粉丝正在通过网络围观这场
发布时间:2020.10.20 -
销售假冒“优衣库”防晒衣被判刑
案情回顾 2022年8月,小梅通过手机淘宝在某网店购买了一件“优衣库”品牌的女士防晒衣。收到衣服后,小梅发现衣服质地粗糙、线头多、气味刺鼻,与其几年前买过的同品牌防晒衣差别很大,怀疑买到假货,遂到公安机关报案。 经查明,2022年2月开始,被告人吴某为牟取非法利益,违反商标管理法规,通过淘宝网站经营某网店销售明知是假冒“优衣库”品牌的防晒衣,销售金额为人民币31.7万余元,吴某从中非法获利7.4
发布时间:2024.07.30 -
昆明首例知识产权“三审合一”刑事案开审
邹某抓获,并当场查获大批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价值达17.1万元。随后,昆明市官渡区人民法院以普通的刑事案件来审理,判处邹某有期徒刑4年,罚金9万元。邹某不服,向昆明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在今天的庭审上,控辩双方就鉴定单位资质、送检产品价格、惠普墨盒是否算硒鼓等进行辩诉。由于案件涉及刑事、民事、行政,法庭对该案将择日宣判。 “将该案集中到知识产权庭审理,有利于整合资源,加大对侵犯知识产权的打击力
发布时间:2012.04.09 -
如何理解假冒注册商标罪中的“相同商标”
(作者:包文炯 江苏省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 【摘要】 我国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条规定,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严重的,构成假冒注册商标罪?!蹲罡呷嗣穹ㄔ?、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条第一款规定,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条规定的“相同的商标”,是指与被假冒的注册商标完全相同,或者与被假冒的注册商标在视觉上基本无
发布时间:2017.01.05 -
推销假“吉祥奥运”纪念册 捕
今年6月的一天,一起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案件摆在了北京市朝阳区检察院侦监处检察官案头,在这起案件中,犯罪嫌疑人销售的竟然是假冒的“吉祥奥运”纪念册,在奥运会即将到来之际,接到这样一起侵犯奥运知识产权的案件,该院有关部门非常重视,迅速启动了预警备案机制,成立了专案组。 通过审阅卷宗,承办人发现这是一起比较典型的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案件。犯罪嫌疑人李某夫妇共同经营一家文化公司,从2008年3月
发布时间:2008.08.11 -
滥用知识产权将成反垄断执法新目标
“反不正当竞争与反垄断热点问题”专题论坛上表示。 我国1993年通过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对假冒他人注册商标和仿冒商品、侵犯商业秘密等知识产权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规制。原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一直重视反不正当竞争执法领域的保护知识产权方面的工作,多次部署保护知识产权,查处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专项行动,2017年共查处不正当竞争案件24601件,案值近130亿元,其中查处侵犯知识产权不正当竞争行为5339件,有力
发布时间:2018.05.17 -
制售假冒奢侈品牌腕表团伙被判刑案刑事一审判决书
9、被告10、被告11、被告12、被告13犯假冒注册商标罪,被告14、被告15犯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于2022年3月25日向本院提起公诉。本院受理后,因不可抗拒的原因于2022年4月20日裁定中止审理,2023年2月20日恢复审理;2023年3月经镇江市中级人民法院批准延长审限三个月;2023年7月5日因被告人Z某严重疾病无法出庭,裁定对其犯罪部分中止审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
发布时间:2023.12.14 -
“云南白药”每支2元?法院:从业禁止4年!
基本案情 2020年4月至7月期间,许某未经“云南白药”“植雅”注册商标权利人许可,租赁场地并雇佣林某等4人(均已另案处理)制作、运输假冒“云南白药”“植雅”注册商标的牙膏。许某按照每支2元的价格对外销售假冒牙膏,非法经营数额共计15万余元,违法所得6万余元。 2023年6月底,许某主动投案,对上述罪行供认不讳,退缴6万余元违法所得,并自愿认罪认罚。 争议焦点 被告人实施假冒注册商标的牙膏的行为
发布时间:2025.05.20 -
“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的刑法认定
瓶贴使用了与青岛啤酒高度相似的图案、构图、形状和色彩,虽然在位于产品说明一角标注了自身商标标识,但字体和图案均不清晰,瓶身整体外观与正品青岛啤酒高度近似。 裁判 一审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马某为牟取非法利益,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待销售金额数额巨大,其行为已经构成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依法应予处罚。被告人马某已着手实施犯罪,因意志以外的原因未得逞,系犯罪未遂,依法可比照既遂犯减轻处罚
发布时间:2017.11.06 -
去年北京工商办理商标违法案件2303件——同比增27%
3月15日,记者从北京市工商局获悉,近年来北京市工商局不断加大对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打击力度,2017年共办理商标违法案件2303件,同比增长27%;罚没款6435.34万元,同比增长92%;移送司法机关12件,同比增长9%,捣毁制假售假窝点16个。 北京市工商局表示,近日接到北京鲍才胜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举报,称北京有多家糕点店侵犯其“鲍师傅”注册商标专用权,请求予以查处。3月
发布时间:2018.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