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专利
-
商标
-
版权
-
商业秘密
-
反不正当竞争
-
植物新品种
-
地理标志
-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
技术合同
-
传统文化
律师动态
更多 >>知产速递
更多 >>审判动态
更多 >>案例聚焦
更多 >>法官视点
更多 >>裁判文书
更多 >>举证责任
-
浅谈无效程序中本国优先权成立的判断标准和举证责任分配
即被视为撤回。当作为本国优先权基础的中国申请由于视为撤回而未被公开时,当事人通常无法获得该优先权文本,如何判断本国优先权是否成立以及哪一方当事人负有举证责任是需要探讨的问题。本文将借助于一个无效案件,对无效程序中本国优先权成立的判断标准和举证责任分配提供一种分析思路。 【理念阐述】 专利法第二十九条第二款规定,申请人自发明或实用新型在中国第一次提出专利申请之日起十二个月内,又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就相同主题
发布时间:2023.12.05 -
专利侵权诉讼中软件技术事实的查明
【裁判要旨】 对于权利要求中限定了计算机软件程序技术特征的专利权,如果专利权利人的举证足以证明被诉侵权技术方案落入专利权保护范围具有较高可能性,被诉侵权行为人虽对包含相关软件程序的技术特征存在争议,但仅作消极抗辩而未提交相应的软件程序等反驳证据的,应当由被诉侵权行为人承担不利后果。 【关键词】 民事 侵害发明专利权 软件程序技术特征 证明标准 【基本案情】 武汉某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发布时间:2025.08.25 -
销售商在产品介绍宣传中使用他人商标行为的认定
作者:范静波 上海知识产权法院 要 旨 销售商在产品推广宣传中使用他人商标是否构成商标侵权,应适用商标法第五十七条第(一)项或第(二)项进行判断,并无必要引入“许诺销售”概念对商标法第五十七条第(三)项进行扩张解释。销售商在产品推广宣传中使用他人商标是否构成商标侵权的前提是其销售的商品是否为“正品”,对此权利人应承担举证责任。 案 情 英特雷莫公司是第267687号“LEMO”商标和第
发布时间:2017.10.30 -
销售商在产品介绍宣传中使用他人商标行为的认定
作者:范静波 上海知识产权法院 要 旨 销售商在产品推广宣传中使用他人商标是否构成商标侵权,应适用商标法第五十七条第(一)项或第(二)项进行判断,并无必要引入“许诺销售”概念对商标法第五十七条第(三)项进行扩张解释。销售商在产品推广宣传中使用他人商标是否构成商标侵权的前提是其销售的商品是否为“正品”,对此权利人应承担举证责任。 案 情 英特雷莫公司是第267687号“LEMO”商标和第
发布时间:2017.10.30 -
企业经营中商标撤销三年不使用的风险管控
不使用的正当理由,而且还进一步确认了商标注册人举证不能的不利法律后果,这就在制度上确立了我国“撤三”制度的举证责任倒置的独特证明责任属性。 任何人可以针对注册商标提起撤销三年停止使用申请,理由只有一个“该商标三年内未进行实际使用”,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以下简称“商标局”)对申请文件仅作形式审查,只要材料符合就会对该项申请予以受理,而商标注册人必须在接到通知书后2个月的限期内进行举证。如果举证
发布时间:2020.02.13 -
某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武汉某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侵害发明专利权纠纷二审判决书
被诉侵权产品具备涉案专利权利要求1、8的全部技术特征。 苏州某公司认为武汉某公司没有提交被诉侵权产品实物进行技术检测,所有的技术对比意见都是武汉某公司单方面的猜测,应该由武汉某公司承担举证不能的法律后果,认定被诉侵权产品不构成侵权。 苏州某公司就SG607产品的工作原理说明如下:通过以太网将图像数据及控制信息传送给FPGA;FPGA将图像数据存储到外部存储设备;从外部存储设备读取图像数据,并根据
发布时间:2025.08.25 -
如何分配推定新颖性过程中的举证责任?
权利要求新颖性推定的举证责任进行了示例性说明。 【理念阐述】 对于产品权利要求,使其与其他产品相区别的根本特征为结构和/或组成特征,而结构和/或组成从根本上是由制备方法决定的,因此同样的制备方法必然得到相同结构和/或组成的产品,但是不同的制备方法所得到的产品是否必然不同,答案却不尽然。例如,专利申请文件的权利要求是用X方法制备的玻璃杯,而对比文件是用Y方法制备的玻璃杯,如果两个玻璃杯的形状、结构和材质都是相同的
发布时间:2016.09.18 -
上海某某科技有限公司与钱某某、上海某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侵害技术秘密纠纷二审判决书
编辑按:2025年3月5日,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微信公众号发布一则案例:合理分配举证责任认定技术秘密的“秘密性” 创新停止侵权方式判令非上市公众公司发布公告。该案在秘密性认定上合理分配举证责任,最终改判认定被诉侵权人侵害涉案技术秘密,判令各侵权行为人承担共同侵权责任并依法适用惩罚性赔偿。同时,该案判决在非上市公众公司停止侵权责任的具体承担方式等方面作出了积极探索。判后侵权行为人主动履行了相关
发布时间:2025.03.05 -
合理分配举证责任认定技术秘密的“秘密性” 创新停止侵权方式判令非上市公众公司发布公告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对上诉人优某公司与被上诉人钱某、某新材料公司、某涂料公司、刘某侵害技术秘密纠纷一案作出终审判决。该案在秘密性认定上合理分配举证责任,最终改判认定被诉侵权人侵害涉案技术秘密,判令各侵权行为人承担共同侵权责任并依法适用惩罚性赔偿。同时,该案判决在非上市公众公司停止侵权责任的具体承担方式等方面作出了积极探索。判后侵权行为人主动履行了相关义务,为这场历时五年的技术秘密
发布时间:2025.03.05 -
探析技术调查官在举证质证中的作用
摘要:技术调查官制度是针对知识产权技术类案件专业性较强的特点所设立的特有制度,属于技术事实查明机制的一部分。技术调查官在查明技术事实过程中应正确把握调查介入的度,保持司法中立者的位置,既应避免查明技术事实过程中过于消极与被动,又要避免在当事人举证质证过程中“大包大揽”,超出依职权查明范围。 关键词:技术调查官;查明技术事实;举证责任 引言 知识产权诉讼因其高度专业性和技术性的特点,给案件审判中的
发布时间:2025.06.11